在香港開辦幼稚園需具備哪些條件?--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在香港開辦幼稚園需具備哪些條件?

史江民 吳思涯 陳典

2012年12月04日10:06    來源:人民網-港澳頻道    手機看新聞
香港的幼稚園全屬私營機構,由志願團體或私人開辦,分非牟利幼稚園及私立獨立幼稚園兩類。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張?昌幼稚園是一所由校友會團體開辦的非牟利幼稚園,地處新界馬鞍山。

張?昌幼稚園大門(吳思涯 攝)

  張?昌幼稚園大門(吳思涯 攝)

  “十問香港幼稚園”之一:香港社會如何保護幼兒?

  “十問香港幼稚園”之二:香港如何確保幼兒教師質量?

  編者按:

  你我都曾是幼兒。幼兒長大后,又成了你我。

  幼兒教育是終身教育的起始階段。幼兒教育發展水平體現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也折射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近年來,國家為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現狀依然堪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人民網駐香港記者經過深入採訪,推出“十問香港幼稚園”系列報道,對香港學前教育進行全方位介紹,希望能給內地的學前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幼稚園是一個人接受正規教育的起點,開辦幼稚園理應受到嚴格的監管。香港素以優質學前教育著稱,那麼,在香港開辦幼稚園需要滿足哪些條件?經過什麼程序?政府在其中又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呢?

  根據幼兒年齡分別注冊

  香港的學前服務對象為幼兒中心及幼稚園。幼兒中心向勞工及福利局轄下的社會福利署注冊。幼兒中心分為育嬰園及幼兒園兩類,育嬰園為出生至兩歲的幼兒服務,幼兒園為兩歲至三歲的兒童服務﹔幼稚園向教育局注冊,幼稚園為三至六歲的兒童開設。

  現在香港大部分的幼稚園隻開辦半日制課程,有高班、低班及幼兒班,亦有部分幼稚園同時開辦全日制課程。幼兒園的服務亦有全日制及半日制兩種,大部分幼兒園兒童是接受全日制的托管服務。

  香港的幼稚園全屬私營機構,由志願團體或私人開辦,分非牟利幼稚園及私立獨立幼稚園兩類。非牟利幼稚園多為教會和社會團體開辦,私立獨立幼稚園多為以商業化模式運作的幼稚園集團。雖然開辦兩類幼稚園都要經過教育局審批、接受監管,但政府的資助多向非牟利幼稚園傾斜,對學前教育的管理和規范也主要針對此類幼稚園進行。

  幼稚園校舍有嚴格標准

  在香港創辦幼稚園,首先就是看屋宇符不符合《學前教育辦學手冊》裡校舍的標准。

  《手冊》第一章樓宇設計對幼稚園校舍的高度有明確規定:除了圍繞天台游戲場四周的護牆外,為未滿兩歲兒童而設的幼兒中心不得高出地面超過12米。服務兩歲或以上兒童的幼兒中心和幼稚園則不得高過地面24米。除此之外幼稚園洗手間、廚房等設計的規范都明確列在該《手冊》裡。注冊的時候,規劃署、屋宇署、消防處等部門的安全証明書也需要一一提供。

  根據《教育條例》規定,創辦幼稚園還必須向教育署署長提出注冊申請。申請是否獲得批准,須視幼稚園能否符合有關校舍安全、校董、學校名稱、課程綱要、時間表及收費等規定。幼稚園如符合上述各方面規定,教育署會發出臨時注冊証明書,該幼兒園可隨即開辦。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張?昌幼稚園是一所由校友會團體開辦的非牟利幼稚園,地處新界馬鞍山。

  錦英苑是馬鞍山幾所大型住宅屋苑之一,包括完整的生活區和商業區。與很多非牟利社區幼稚園一樣,張?昌幼稚園就建在住宅區內。幼稚園大廳中央的體能訓練場地非常寬敞,擺放著鋼琴和各類玩具。連接大廳的是一個長走廊,近三米寬,這樣的寬度在香港的幼稚園是很少見到的。走廊兩旁是課室,每間課室大約6、7平方米,可以容納一個班20人左右。

  幼稚園校董會主席暨校監李金鐘是創辦者之一。90年代初他們剛到這裡時,同樣大的空間,一共隻有三個班。后來入住周圍屋苑的人越來越多,生活區也逐漸發展起來。現在幼稚園已經達到10個班。“我們是非牟利幼稚園,一直由政府資助,幼稚園創辦多年來,總的來說發展還算順利。”

  “1991年,香港政府還沒有實行學券計劃,幼稚園校舍是政府分配下來的。” 一些幼稚園也會自己找校舍辦學,如果符合辦學條件,政府就向他們發還地租和差餉,大大減輕了校舍租金負擔。”

  臨時幼稚園須經歷一年巡視期才能“轉正”

  在香港開辦幼稚園,拿到正式注冊証明書之前要經歷一年巡視期。香港政府鼓勵社會團體開辦幼稚園,對申請人的身份沒有限制,隻要辦學團體是依法注冊的合法團體,便可進行申請。不管是什麼樣的團體,成功注冊后也隻能拿到一份臨時注冊証明書,証明書的有效期通常為一年。在這期間,衛生署督察及教育署督學會前往幼稚園巡視。幼稚園如符合衛生署及有關當局的各項規定,才會獲發注冊証明書。

  一旦發現涉嫌未經注冊的“幼稚園”,教育署會派督學前往巡查。如“學校”正在營辦中,督學會向辦學人士及教師發出警告信。如在第二次巡查時,發現該校仍然營辦而未經注冊,便會轉交警方處理。

  所有幼稚園均須遵守和遵從《教育條例》和《教育規例》的各項條文和規定。教育署督學會定期前往已注冊的幼稚園視察,如發現幼稚園的管理方式或教學質量未能讓人滿意,或存在違反《教育條例》的地方,督學會提出適當的建議或警告,並會進行跟進視察,以確保幼稚園已更正違規的事項。如情節嚴重,教育署署長可根據《教育條例》的規定,把有關個案轉交警方,以便提出檢控。學券制計劃實行后,參與學券計劃的學校如未能遵守法律規定,管理方式或教學質量低下,教育署也會依照規定取消其享受學券計劃的資格。

  辦學規范與時俱進

  隨著教育事業和社會的發展以及全球化的進程,香港學前教育不斷接收著不同的理念,並將其與香港本地特點結合起來,然后統籌研究后制定為具體條例納入法律范疇。比如將西方教育思想“在玩中學習,適齡學習”和香港學前教育現狀結合起來后,明文規定幼稚園不可以有考試。再如,教育署規定教學過程中,師生比例須達到1/15,香港教育學院鄭佩華教授指出,老師的比例還應該提高。

  對於政策的改變,教育署會盡最大的努力讓幼稚園理解,並幫助幼稚園進行管理和教學的過渡,開展工作坊、派專家親臨幼稚園指導、開展培訓班等,讓幼稚園在有規范的情況下輕鬆辦學,健康發展。

  (“十問香港幼稚園”系列報道之四:香港幼稚園有什麼特點?即將推出,敬請關注。)

(責任編輯:林露、熊旭)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