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黨網·時政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觀點
訪談
國際
軍事
港澳
台灣
視頻
圖片
教育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教育
首頁
|
滾動
|
原創
|
思政
|
高考
|
留學
|
嬰幼兒
|
中小學
|
大學
|
職業教育
|
人民日報寫作課
即時新聞
2025全國考研報名人數388萬 12月21日開考
徐工職院:對接產業需求 深化產教融合
人體已知類型細胞圖譜草圖繪成
為鄉村娃播下科學的種子(追夢路上)
努力使古籍留存世間、傳承后代(講述·賡續歷史文脈 譜寫當代華章)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
促進更多好老師脫穎而出(暖聞熱評)
把“書本本”刻進“心窩窩”(評論員觀察)
“在中國相遇,讓心走到一起”
學習中文 感知中國
人民網
>>
教育
>>
職業教育
日照職業技術學院科教融匯的實現路徑: 以科教融匯激發職業教育新動能
2023-12-20
石家庄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努力打造生動鮮活的“大思政課”
2023-12-20
江蘇旅游職業學院:以內涵建設為驅動 走特色發展之路
2023-12-20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打造數字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
2023-12-20
打造校企政命運共同體 書寫鄉村振興的時代答卷
2023-12-20
山東傳媒職業學院:著力打造新時代傳媒人才培養模式
2023-12-20
培養社會認可度更高的學生
2023-12-20
向家文:立足水利特色 培育時代新人
2023-12-19
蘇愛國:數字技術將開辟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新賽道
2023-12-18
周敏娟:以實踐教學為突破口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
2023-12-18
張鵬超: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 發揮思政理論課育人的主渠道作用
2023-12-18
劉向群:職業院校不要扎堆開設“熱門專業”
2023-12-18
孫德忠:推進產教融合 助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2023-12-18
孫茜芸:深化“政校行企社”協同助力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2023-12-18
雲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圍繞地方發展 服務產業集群
2023-12-18
揚州職大電汽學院:培育能工巧匠 實現精准就業
2023-12-18
克職院:將課堂“搬進”廠房
2023-12-18
“小教育”助力“大振興”(走特色發展之路)
2023-12-14
專業對接產業 課堂銜接職場
2023-12-12
“小支點”撬動大產業
2023-12-11
吳小平:努力把學校建成“大思政課”綜合改革示范區標兵
2023-12-10
張志斌:練好“內功”主動“出擊” 促進產教深度融合
2023-12-10
郭慶:在高職教育與繼續教育協同創新中推進高質量發展
2023-12-09
蘇海勇:以科教融匯激發職業教育新動能
2023-12-09
高鴻斌:五個“大”全面打造思政育人體系
2023-12-09
陳寶生:推進辦學模式改革 創新院校企貫通合作
2023-12-09
人民網啟動職業院校互聯網“大思政課”共建機制
2023-12-09
人民網發布《2022-2023學年職業院校產教融合情況分析報告》
2023-12-09
孫茜芸:培養有“政治態度、情感厚度、時代熱度、技能硬度”的傳媒人才
2023-12-09
宋磊:職業教育的高質量是產業和市場認可的高質量
2023-12-09
上一頁
5
6
7
8
9
10
11
下一頁
韓杰才
徐衛林
余淼杰
黃寶印
姜 虹
王旭東
李計勇
羅 蓉
何 仕
吳廣明
倪紅衛
陳相鬆
羅鐘鉉
於文進
楊建偉
首都教育系統將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回答好“強國建設,教育何為?教育強國,首都何為”這一重大時代命題。
教育銳評
促進更多好老師脫穎而出(暖聞熱評)
把“書本本”刻進“心窩窩”(評論員觀…
“精進不休”獎學金帶來的啟示
工程博士調整培養模式應時應勢
國博文創帶動千人就業的啟示(人民時評)
共護“夜校熱” 文化更惠民(現場評…
勞動教育莫要變了味(縱橫)
加強工程教育 助力大國制造
推進智慧教育與傳統教育深度融合
本網原創
2025全國考研報名人數388萬 1…
解密殷墟故事 共赴“千年之約”
首屆中國非洲哲學論壇在浙江大學舉行
陳子季任北京交通大學黨委書記
2024北京國際城市設計大會開幕 高…
超大城市如何與高校協同發展?專家:建…
第十屆全國高校研究生統計論壇舉辦 推…
張大良:變革傳統教育理念 重塑數字化…
中國教育學會學生發展指導分會2024…
專家學者共商高等工程教育建設高質量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