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臨沂科技職業學院學生為何受企業青睞

2024年10月10日08:25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臨沂科技職業學院學生為何受企業青睞

在臨沂科技職業學院,教師在實訓基地教授學生操作技能。

在臨沂科技職業學院,教師在實訓基地教授學生操作技能。  

  近日,臨沂科技職業學院(以下簡稱“臨科”)智能制造系負責人高瑞霞收到了一封來自南京頂正包材有限公司的感謝信。信中寫道:“貴校的學生以其出色的專業技能和積極的工作態度獲得了部門主管和公司領導的認可。尤其貴校學生刁望賀在‘凹印調墨新員工技能提升專班’中表現優異,在同梯次14名學員調墨技能競賽中榮獲第一名,並獲1000元獎勵。”

  此前,該學院智能制造系還收到了來自青島海爾制冷電器有限公司的感謝信。信中寫道:“貴校學生以其極高的專業素質和極高的工作熱情,為企業生產作出了巨大貢獻。”

  短時間內收到的兩封企業感謝信,成為臨科智能制造系高素質人才培養的真實寫照。

  用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仝瑞鵬是臨科智能制造系的一名學生。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忙於准備金磚國家職業技能大賽。

  為了讓系統熟練完成從一堆黑、紅、黃三色小球中撿出特定小球並放到指定位置的任務,仝瑞鵬幾乎把所有業余時間都用來學習鑽研。這項任務並不容易,因為這一系列動作涉及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編程、單片機編程、電子機械等多方面知識。要想讓系統實現相關動作,操作者既需要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能,又要有靈活的應變能力。

  幸運的是,臨科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實訓基地(以下簡稱“實訓基地”)為他提供了足夠的軟硬件支持。投資高達1.5億元的實訓基地包含了工業設計與虛擬仿真實訓中心、智能制造實訓展示中心等七個功能區。從一樓到五樓,隨處可見的“行業最好”設備確保了學生們“贏在起跑線上”。但漂亮大樓、先進設備並不是這所學校的終極目標,“用冠軍培養冠軍”才是他們的理念。

  在實訓基地數控維修與裝配車間,臨科教師王龍正在指導學生們對復雜零部件進行加工。學生們使用的四軸數控機床相對復雜、工序較多且精度不好把握。王龍說,這恰恰是學生們需要著重鍛煉的技能點。在入職臨科前,王龍獲得過山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如今,他的夢想是培養更多冠軍。王龍說,培養冠軍,教師需要多指導、與學生多交流,讓學生深入企業參與實踐,多練、多悟。

  仝瑞鵬就是這種培養理念的受益者。他在課堂上讀專業書,進入企業車間做專業事。在“學校—企業”的雙重經歷中,仝瑞鵬不斷摸索著機電一體化的“門道”,各方面技能日益成熟起來。

  在臨科智能制造系,還有很多像仝瑞鵬一樣的學生。比如,學生張培培在“冠軍導師+一流裝備”的加持下,不僅獲得了2023年度國家獎學金,還獲得了全國大學生創業綜合模擬大賽總決賽二等獎等十余項獎項。

  以產業思維辦好職教

  作為職教大省,山東是全國首個部省共建的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和首個部省共建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新模式試點省份。目前,山東有88所具有普通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高職院校。成立於2020年的臨科屬於山東省內的職教新生力量。

  如何從強手如雲的職教大省中脫穎而出?因地制宜、變道超車是臨科黨委書記沈如茂給出的答案。

  臨科所在的山東省臨沂市是著名的紅色老區,也是工業大市。這裡擁有4026家規上企業、1602家高新企業。智能制造是臨沂市的主導產業之一,但產業發展面臨人才短缺等難題。破解這些難題成為臨科的發力點。

  “我們堅持主動融入、重點突破,匯聚政、行、企、校資源,實現全鏈條人才培養和產業賦能,打造‘看得懂、學得會、投得起’的智能制造示范樣板。”沈如茂說。

  在智能制造系的大樓中,記者看到兩張表。一張是智能制造領域的技術分解表,分解后的技術相應地細化、落地到智能制造系的工業機器人技術、工業互聯網應用等9個專業﹔另一張則是對臨沂三區九縣產業的精准分析。而這些產業的人才需求,總能在臨科找到對應的供給。

  “新學校,沒有歷史包袱。”這句話讓臨科展開拳腳,用產業思維辦職業教育。記者看到,眾多企業成為這所學校的“合伙人”。產業思維下,院校與企業有效協作,合力培養人才。

  記者採訪時,臨科與臨沂水利集團正在共建生態環境研究院,這是臨沂市首個行業研究院。臨沂水利集團黨委書記張韜表示,他們需要環保、科技領域人才,而他們的需求與學校學科專業高度吻合。

  大企業青睞、小企業追捧,這印証了臨科人才培養路子的正確性。高瑞霞說:“接二連三的感謝信只是開始,相信我們會做得更好。”(記者 王延斌 通訊員 林 強)

(責編:李昉、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