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黨網·時政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觀點
訪談
國際
軍事
大灣區
台灣
視頻
圖片
教育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教育
首頁
|
滾動
|
原創
|
思政
|
高考
|
留學
|
嬰幼兒
|
中小學
|
大學
|
職業教育
|
人民日報寫作課
即時新聞
透視研學游的“冷”與“熱”(人民時評)
中國科學家將鋰電池能量密度和續航能力提高2—3倍
兩岸青年走進千年古村共尋文化根脈
她成了鄉親口中的“桃博士”
台灣民樂團赴晉交流感受山西文旅魅力
兩岸青年沙龍共話過去與未來
“讓更多島內青年感受戲曲之美”
青春力量共筑幫扶“山海情”
讓科研工作者潛心研究
“以賽促學”提升實踐能力厚植“三農”情懷
人民網
>>
教育
>>
滾動新聞
科學研究要解決“真問題”(編輯手記)
2025-08-05
暑期文旅裡的“融”字訣(評論員觀察)
2025-08-05
全軍院校“強軍杯”系列比賽集中交流賽舉行
2025-08-04
山東大學啟動蔣民華獎勵基金
2025-08-04
北京電影學院青年推普團赴貴州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2025-08-04
第四屆教育局長論壇將於11月舉辦
2025-08-04
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加強教師教育學科專業建設
2025-08-04
體驗非遺(僑鄉新貌)
2025-08-04
強化對流動兒童的關愛服務(人民時評)
2025-08-04
聯合校企資源 打通人才堵點
2025-08-04
飲水思源 愛國榮校
2025-08-04
用好科技這把“金鑰匙”(編輯手記)
2025-08-04
我國科學家發現最深海底生命群落
2025-08-04
西藏首部原創兒童音樂劇上演
2025-08-04
科普研學助力邊疆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
2025-08-04
走近“看不見”的重離子世界(弘揚科學家精神·對話)
2025-08-04
王越:把“教書育人”這門學問研究得通透
2025-08-04
從“托有難題”到“幼有優育”
2025-08-04
錄取通知書裡的農業高科技(三夏進行時)
2025-08-04
蘇州工藝美院:校地共繪江南文化畫卷
2025-08-04
在美東探索中文教育(僑界關注)
2025-08-04
“海青杯”兩岸青少年棒球交流營以賽會友
2025-08-04
河北吳橋:雜技成為假期最好的“游戲”
2025-08-04
神經擬態類腦計算機“悟空”問世
2025-08-04
帶著問題走出去 帶著答案回來學
2025-08-04
江西發現新物種婺源合跳蛛
2025-08-04
送別!著名流體力學專家周恆院士逝世
2025-08-02
武漢大學:對肖某某紀律處分、楊某某學位論文等進行全面調查復核
2025-08-01
浙江紹興:引導高校畢業生就業出真招見實效
2025-08-01
免費學前教育推進教育公平改革
2025-08-01
上一頁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教育銳評
透視研學游的“冷”與“熱”(人民時…
讓科研工作者潛心研究
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標”(大家談·選…
讀懂大學生對勞動教育的更高期待
從錄取通知書的“語病”說開去(有事…
破解未成年人上網的新難題(人民時評…
期待更多“實驗室一切險”(微觀)
讀懂職普融通的“人才密碼”(評論員…
暑期文旅裡的“融”字訣(評論員觀察…
本網原創
專訪王成善院士:讀懂深地“芯”聲
東南大學黨委書記鄔小撐:鍛造強師隊伍…
2025年京藏兩地最美家庭交往交流交…
中國音樂學院大學生記者團赴浙江開展社…
從大運賽場到全民健身,青春力量在躍動
汲取“八一精神”中的奮斗力量
研究表明:我國本科職業教育呈現深化研…
中國科學家精確測定月球“嬰兒期”演化…
跨越八千裡:青春西行,大愛生根
第七屆教博會將於11月在珠海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