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黨網·時政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觀點
訪談
國際
軍事
大灣區
台灣
視頻
圖片
教育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教育
首頁
|
滾動
|
原創
|
思政
|
高考
|
留學
|
嬰幼兒
|
中小學
|
大學
|
職業教育
|
人民日報寫作課
即時新聞
透視研學游的“冷”與“熱”(人民時評)
中國科學家將鋰電池能量密度和續航能力提高2—3倍
兩岸青年走進千年古村共尋文化根脈
她成了鄉親口中的“桃博士”
台灣民樂團赴晉交流感受山西文旅魅力
兩岸青年沙龍共話過去與未來
“讓更多島內青年感受戲曲之美”
青春力量共筑幫扶“山海情”
讓科研工作者潛心研究
“以賽促學”提升實踐能力厚植“三農”情懷
人民網
>>
教育
>>
滾動新聞
“在西部,最能嘗到奮斗的甜”
2025-07-25
喜看夜校歸來
2025-07-25
“本升專”現象帶來的啟示
2025-07-25
揭開細胞核仁內部“組織架構”的奧秘
2025-07-25
山東:加快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
2025-07-25
“古人真會玩”有何文化意蘊
2025-07-25
吉林:農業高稟賦跑出增收加速度
2025-07-25
發展老年教育 豐富銀發生活(國際視點)
2025-07-25
青少年反詐教育應時刻“在線”
2025-07-25
結緣中文 情定不疑(孔院之光)
2025-07-25
外國網友為學好中文“上頭”(中文角)
2025-07-25
在生活中感受中國溫度
2025-07-25
專家在港交流數學建模和數學教育
2025-07-25
大連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項昌樂: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 建設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
2025-07-25
“到西部去!讓青春在祖國需要的地方綻放”
2025-07-24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構建具有韌性的農食系統是當務之急
2025-07-24
重慶新增15個市重點實驗室
2025-07-24
空間RNA醫學讓治療“按圖索驥”
2025-07-24
全球首張小麥抗條鏽病基因圖譜繪制成功
2025-07-24
小小微生物,啟發農業“新思維”
2025-07-24
一群走進“護苗學堂”的年輕人
2025-07-24
我科學家揭示4.36億年前海洋生物如何“社交”
2025-07-24
樂享暑假
2025-07-24
雲南發現5種新記錄魚類
2025-07-24
弘揚理論傳播主旋律 激揚青年奮進正能量
2025-07-24
數智賦能思政課建設
2025-07-24
同濟大學黨委書記鄭慶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打造一流大學高水平教師隊伍
2025-07-24
進一步完善校園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2025-07-24
錄取通知書,“出圈”背后意蘊深
2025-07-24
守護暑期出行安全
2025-07-24
上一頁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頁
教育銳評
透視研學游的“冷”與“熱”(人民時…
讓科研工作者潛心研究
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標”(大家談·選…
讀懂大學生對勞動教育的更高期待
從錄取通知書的“語病”說開去(有事…
破解未成年人上網的新難題(人民時評…
期待更多“實驗室一切險”(微觀)
讀懂職普融通的“人才密碼”(評論員…
暑期文旅裡的“融”字訣(評論員觀察…
本網原創
專訪王成善院士:讀懂深地“芯”聲
東南大學黨委書記鄔小撐:鍛造強師隊伍…
2025年京藏兩地最美家庭交往交流交…
中國音樂學院大學生記者團赴浙江開展社…
從大運賽場到全民健身,青春力量在躍動
汲取“八一精神”中的奮斗力量
研究表明:我國本科職業教育呈現深化研…
中國科學家精確測定月球“嬰兒期”演化…
跨越八千裡:青春西行,大愛生根
第七屆教博會將於11月在珠海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