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藏机关
花上用铜丝穿着虫
“不是我们能掐会算,我们动用了机关。”王介安把拍摄的图片放大,只见棕腹蓝仙翁所经过的枝头,竟然隐约可以看到一根细细的铜丝,钢丝上穿着数根面包虫!粉红小花上也不例外。
翠鸟之所以会飞向湖中捕鱼,也是在湖面上放置了一个巴掌大小的浅渔网。让鱼儿浮在水面又无法游走,只等翠鸟发现赶紧抓拍。为了便于翠鸟观察,它停歇的木架,也是摄影师们搭建的。
“鸟儿十分敏感,想在野外拍到漂亮鸟儿运动中的照片,十分困难。于是我们想到了在不伤害它们的前提下,使用诱拍的方式。”王介安说。
这些机关听上去简单,其实也要花费不小的功夫。负责设计机关和布景的汤德西是广岛园的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为了让敏感的鸟儿尽快习惯新布置的环境、人群和猎食地点,他们必须要在原地等候一周以上,每天定点定时挂上食物,一步步引诱。同时,为了确定鸟的大体活动方向便于引诱,他们可能得花上更长的时间,寻找和研究鸟儿的粪便,通过粪便确认鸟的种类和活动范围。
王介安告诉记者,他们这个群体来自重庆鸟影群,现在有25名成员,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年龄最大的78岁,最年轻的也有43岁,王介安72岁了。这些成员有的是个体户老板,有的是机关单位退休人员,有的是园林工作人员,有的是医生,几乎每天都聚在一起拍鸟,风雨无阻。
王介安说,自己拍鸟两年来,已经走遍了动物园、龙头寺公园、巴国城、华岩寺、鹅岭公园等地。这些志同道合的摄影爱好者,也是在这些地方拍摄时认识的,大家还相约开车去南川金佛山等地拍过照。年轻点的,去过川西滇池、大包山和贵州等地拍过鸟儿。
洪波是重庆骨科医院儿科骨伤科医生,现年71岁,退休返聘回医院,每天上午坐班,下午拍鸟。“大年初一我都在拍鸟,拍了5年了。”
虽有机关帮忙,拍鸟也要付出巨大的耐心———他们曾为了拍摄牛背鹭,在40摄氏度的高温中隐藏在密不透风的丛林间,等候抓拍机会。去年7月,影友郭仁栋和洪波等一行人来到南川金佛山拍鸟,在追逐一只雄性太阳鸟时,郭仁栋不慎摔伤,造成髌骨粉碎性骨折。
在家休息不到两个月,他又一瘸一拐地出来拍鸟了。郭仁栋说,拍鸟带来的体验,也让他们看到了大千世界的无奇不有。比如白鹭和苍鹭为了争地盘相互争斗,绿头鸭和灰雁明明是异体,却相互交配……“这是打麻将和看电视换不来的精彩。”他说。(重庆晚报记者 弋静 史宗伟 摄影报道)
(来源:重庆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