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减负”顽疴需对症下药--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根治“减负”顽疴需对症下药

2013年08月26日18:15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根治“减负”顽疴需对症下药

  新华网成都8月26日电(记者吴晓颖、茆琛)近日,教育部公布《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拟取消低年级考试、不留作业、阳光入学、均衡编班、“零起点”教学,从五方面破解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

  学生负担过重已成为民族之痛。早在1955年,教育部就发出新中国第一道“减负令”。几十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减负令”多达上百项。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学生不仅负担“越减越重”,甚至让许多孩子付出了健康的代价。

  官方及民间的多项调查显示:目前多数小学生每天完成作业需要1-2个小时;从2000年至今的十多年间,小学生近视率翻了一番;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持续减少,“学习日”近八成学生睡眠不足,周末也有超过七成睡眠不足。

  号令如山的“减负令”为何在执行中屡屡碰壁?根源在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太深。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中高考制度改革没有实质性进展的背景下,“择校”屡禁不止,中考高考依然沿用考试选拔制度。学生想进名校、上重点班、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拼的主要还是分数。

  当上至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下至学校、学生、家长,整个教育系统都围着“升学率”“分数”这个考试“指挥棒”打转,类似减作业、减考试等“隔靴搔痒”式减负举措,最终变成一纸空文就不足为奇了。

  “减负”并非一道无解难题。要从“根”上撼动应试教育盘根错节的体系,才能走出学生负担不减反增的困局。减轻学生负担,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中高考招生制度这道“闸门”,建立科学、多元评价体系这把“尺子”至关重要。从源头改变招生选拔标准和录取方式,才能真正搬掉压在学生身上的沉重大山。

(来源:新华网)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