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年2月北京推出“史上最强减负八条”。被戏称为“第三学期”的暑假结束在即,对北京减负令实施半年来的成效,家长、学生、学校和校外机构如何评说?
减负措施主要是八条,比方小学生每天不能超过6节课,初中中学一周的课时不能超过34节,需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个小时的体育锻造时间,并且保证质量。在校时间方面明确要求小学生在校时间不能超过6个小时,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8个小时。
同时也要严格控制家庭作业,小学生每天作业总量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初中每天的作业总量不能超过1.5个小时。教师也不能布置简单重复性和惩罚性的作业,不能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者让学生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同时小学不组织期中考试,区县也不能在小学各个年级组织选拔性或者是和升学挂钩的统一考试,同时坚决禁止中小学校采取变相的采取像这种考试、测试、面试这样一些形式和入学来挂钩。
现在这个实施半年以来,这八项措施有一些效果,但是褒贬不一。学生方面非常欢迎,因为毕竟作业量少了很多,但是家长确是表示出了担心,对这个减负令仿佛并不领情,认为减负之后心里可能更不踏实。比如小学生放学特别早,作业又特别少,怎么能够更好地帮助这些孩子们分配利用课余时间成了现在家长们最为纠结的事情。
家长不踏实更多的还来自于升学的压力,不少家长认为由于中考、高考还是按分数录取的现实压力。在目前小学中学阶段就已经倡导减负,感觉好象是一种美好的设计,但是可能成为一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也有不少人质疑出学生的课余时间多了,会不会引起原本已经非常火爆的校外的培训机构更加火爆,这些也需要时间来考验。(记者 李文蕊)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