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临近尾声,福州市民李女士发现自己的“钱袋子”干瘪了不少。书法班、小提琴班、游泳课、羽毛球培训……今年小学毕业的女儿单暑期培训一项就花了3000多元。而7月底,母女两人的东南亚亲子游已经消费1.7万元,这样粗略算下来,李女士这个暑期的花销超过2万元。
李女士告诉记者,女儿所在的班级,学生们暑期上培训班是家常便饭,而出国旅游更是潮流。记者通过对10多位福州家长的暑期消费调查发现,近半家庭账单超过1万元。除了电子产品等有形的实物消费外,旅游、娱乐、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支出,也成为暑期消费的常态。
最普遍:补习班+才艺培训
“虽然考上了三中,还是不能放松,爸爸给你报了个衔接班。”初三毕业生小秦还没来得及享受升学的喜悦,父母已经提早规划了她剩下的假期。
如果小秦父母是主动要求补习,那么李晓则是被“补习”的家长。“新初一的家长会早在暑假前就开了,老师一直强调衔接的重要性,老师都开口了,哪有不去的道理。”安抚着女儿,李晓拿出1000多元让女儿参加了衔接班。
在福州的各大培训机构中,除了准初三、高三的学生外,小学、初中毕业生的身影随处可见。福州某培训机构工作人员戴小姐告诉记者,近年来,福州家长相当重视衔接过渡,因此暑期中衔接班异军突起。
“在经过一学期的劳累紧张后,家长也想给孩子‘减负’,很多平时的学科补习都暂停下来。”但是为了孩子不至于无所事事,种类繁多的才艺培训也日渐红火。
“放假一觉睡到早上9点,不是吃吃喝喝,就是打电脑看电视”,为了让懒散的儿子动起来,何琳和三两好友一合计,组团请了个私人教练,“每天上午雷打不动去游泳馆培训”。
为了让孩子摆脱“宅在家里”的尴尬,与何琳有着同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许多家长都煞费苦心地为孩子们“设计”暑假,“最好寓教于乐,孩子更容易接受”。于是,按小时课时计算的画画、英语、跳舞、游泳、羽毛球等才艺类培训班火爆异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