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青羊区教师退出机制透视:谁动了他们的“铁饭碗”【2】--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成都市青羊区教师退出机制透视:谁动了他们的“铁饭碗”【2】

2013年08月15日10:31    来源:中国教育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成都市青羊区教师退出机制透视:谁动了他们的“铁饭碗”

  “‘区管校用’理顺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这三者间的关系,解决了‘校长无法调离学校教师’的难题。干不好就可能被调离岗位甚至被辞退的‘弦’开始在教职工的脑中慢慢绷紧。”青羊区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局长李泽亚说。

  为进一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净化教师队伍,让愿意从教、有能力从教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把敷衍塞责、马虎从教,不具备基本职业道德的人剔除出教师队伍,青羊区教育局决定再大胆向前迈一步,于今年3月出台了《成都市青羊区教职工退出岗位实施办法(试行)》,将“教师退出”以文件形式制度化下来。

  这份只有1921个字的红头文件,虽然内容不长,但“转岗”、“待岗”、“托管”、“解聘”等字眼在文中赫然醒目。刚一公布,便在教师心头搅起阵阵涟漪,有教师看完文件说:“这是要动真格了啊!”

  而在李泽亚看来,这并非什么特别的举措,“教师退出”正是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并致力于完善的制度,是激励教师爱岗敬业、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

  2010年,国家颁布教育规划纲要并提到,要“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加强学校岗位管理,创新聘用方式,规范用人行为,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教师管理,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仅仅两年后,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按照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完善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制度,实现教师职务(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的有机结合,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成都市作为全国首个部、省、市共建的“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近年来在教育改革发展中亮点频出,尝试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也是其努力改革的重点领域;历年来在教师人事制度建设中颇有建树的青羊区便成为这一机制改革的排头兵。

  青羊区泡桐树小学绿洲分校教师蒲建君告诉记者,他第一次读到这份文件时就觉得“特别生猛”,“以前从没想过可能某一天就被辞退,但现在一下子就有了紧迫感和危机感”。不过他也认为,建立退出机制有利于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和岗位,有利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李泽亚也谈到,“退出”不是目的,“激励”才是重点,让教职工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廉洁奉公,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是出台退出办法的根本目的。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