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哈佛选课宝典浮出水面 选课 =“血拼”【3】--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留学频道_教育频道_人民网_最权威的留学信息

神秘哈佛选课宝典浮出水面 选课 =“血拼”【3】

2013年08月08日14:07    来源:出国资讯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神秘哈佛选课宝典浮出水面 选课 =“血拼”

CUE也是教授的红宝书

你现在一定正被好奇心所煎熬吧?——得到差评一片的课程和教授会有什么下场?我承认《CUE指南》遭受了“分数通胀”④之苦,里面很少有课程得分在3或以下;但这毕竟是哈佛,对教师和课程内容有一定的标准。此刻,我不能说仅因CUE评分,一门课就被刷了下来,但我的确认为可以通过改进课程内容来回应学生评价。我不认为仅因一次CUE失败,就要导致授课教师“下课”,而应让调整和反馈一起构成一个自然循环。


哈佛学生进行芽孢杆菌实验
 

一位心理学教授告诉我们,他竟然真的读了每一条对自己课程的评价,因为搞清楚学生反馈对他而言非常重要。我也确凿地知道,有些某年被贴上“简单”标签的课程,下一年确实有了加大难度的打算,因为教师们也在看《CUE指南》,他们当然不想自己的课被认为是可以蒙混过关的“gut”。但我却从没听说过之前被评价为“难”的课程,之后会因此而降低难度系数。呃,世道常情便是如此吧。总体结论就是,尽管《CUE指南》上的评价并不会让职业前途烟消云散,它们却切实向教员们提供了有价值的学生反馈。

到最后,我,以及大部分同学,都发现《CUE指南》其实是一件进行学术选择时有用的“补品”。说是“补品”而非诸如“仙丹”之类的灵药,是因为跟任何试图从大众意见中提取出精华的东西一样,《CUE指南》不能被视为什么神奇宝贝,可以代替你为你做出决定。学生们都明白,这本指南不能简单地望文生义,而是必须根据我们自身的需求与期待来考虑。

哈佛应该继续推出《CUE指南》吗?绝对应该!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虽然如今它改名换姓,被称作《Q指南》了(其中不仅包括本科课程评价,还收录了研究生课程评价,因而也就不再由本科教育委员会,即CUE一家独办);虽然现在它不再被印刷出来,已完全变成了通过网络随处可以查看的电子版。可以说,哈佛坚持教员和课程对学生的可问责性、鼓励学生反思所学课程价值的实践,都是对大学健康发展的必须手段。重要的是,学校获取正式反馈的过程令学生感到自己是具有主动性、是与本校息息相关的利益相关者,而非被动的旁观者。在这种情况下,过程便与结果同等重要了。(作者:王可)注 ③ 敬请关注《麦可思研究》月刊 2013年第8期,“选课宝书是怎么炼成的”。

④ 指因评分整体偏高,导致分数贬值。

 

来源:麦可思

(责编:李楠(实习生)、林露)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