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30个直辖市、省会城市的公众对本市教育公平状况的基本判断与未来预期,平均得分是67.6分,距离"让人民满意"程度(80分良好水平及以上)还有明显差距;对比2012年之前的各项调查统计,公众对教育满意度的评价没有出现根本性转变!”民间教育研究智库21世纪教育研究院今天公布了“中国主要城市公众教育公平感调查”结果。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介绍,该份调查在对全国30个主要城市公众进行教育公平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原则进一步抽取样本进行电话访谈,最终通过统计客观反映公众对当前教育的公平感受。受访对象为覆盖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与其他26个省会城市的6000名18周岁至60周岁的成年常住居民,男女样本性别配比为1∶1。
百姓对教育公平预期偏低
据专家介绍,此次“教育公平感”调查以入学机会平等性评价、教育过程公平性感受、教育结果的公正性期待为分类指标,以此对应教育活动过程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从调查统计整体情况来看,认为教育公平状况变化不大、对未来没有明确预期的老百姓,达到约三成,对彻底治理"择校热"等教育公平难点问题缺乏信心的老百姓占到26.7%的比例。”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杨旻告诉记者,在4项指标中,公众对小学升初中过程中公办学校择校现象的严重程度评价最低,没有一个城市分值超60分及格线;幼儿园升小学过程中考试及交赞助费的现象堪忧,从公众反馈来看,其严重程度甚至比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还要严重。
义务教育资源不均广受诟病
调查显示,学生受到教师同等、公平的对待情况,要好于教育部门与学校的廉政风气状况,而对于公办中、小学办学水平的均衡程度一项,老百姓反应较强烈。单就分项指标的均值结果而言,公众对教育过程公平性的感受与入学机会的平等性评价大致相当,均属于较低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城市公众对教育部门与学校廉政风气状况表示比较满意、很满意的高满意度群体(28.7%)略少于不太满意、很不满意的低满意度群体(29.5%)。专家称,公众对教育的期待与实际获得的教育服务之间的落差,加之与各类教育相关的社会问题的不断增加,正在加剧公众对教育的不满意程度。
本报驻京记者 王乐(本报北京3月18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