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苗子”教授眼中的乖学生两年里获得4项专利
研发“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黄加顺和他的团队不断对产品做技术更新和市场推广,如今他们已经获得4项专利授权。而已经是公司老板的他,不仅想要做好项目,还要继续读研究生、做科研。
昨天,黄加顺与四川大学、清华大学以及大连理工大学的三位教授共同署名完成的一篇论文,被投递到国内顶级期刊之一《科研管理》,本科生能够在如此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并不多见。
黄加顺的电话簿里有超过500个电话,都是他在入学后四处请教的学者、老师与师兄师姐,“川大有30余个学院,每个学院都有认识的老师吧,都需要请教。”黄加顺说。
在周末,他常会与川大退休的老教授们一同到三圣花乡等公园做交流。在黄加顺的眼里:在他们身上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如果一辆拖拉机要跟上好的跑车,中间连的那跟线,不是其他,唯有主动跟进。”
对话
想将川大校旗插到南极
华西都市报记者:你大二就创建了公司,下面还都是博士、硕士,你具有服众力吗?
黄加顺:我没有把自己看成是领导吧,只是他们学的是专业,而我的特长就是市场营销、技术专利方面的,每个人都有所长吧。我们其实都是朋友,因为“挑战杯”分工不同,所以我看起来是个CEO。
华西都市报记者:作为唯一 一个要去南极科考的大学生,目前有什么特别的准备和特别的愿望吗?
黄加顺:以前经常熬夜,现在就是更注意身体锻炼和生活规律了。有两个愿望,第一是将四川大学校旗插到南极;第二是如果未来自己能够有所发展,希望能通过大家的努力,成立一个“南极基金会”,倡导社会保护环境。
华西都市报记者:平时家长给你多少生活费呀?
黄加顺:有一年没有向家里要生活费了。平时我寒暑假都不在家,都在学习、工作或者做课题,今年过年我要回家好好陪爸爸妈妈。
华西都市报记者肖笛实习生李沐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黄加顺:四川大学商学院大三学生,在第五届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上夺得最高荣誉——“南极特别奖”,将作为全国唯一的一名大学生代表赴南极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