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開學倆月,你的心入學了嗎? 怎樣去適應新生活

2014年11月12日10:43    來源:中國教育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開學倆月,你的心入學了嗎? 怎樣去適應新生活

2014級大學新生開始新學期的學習生活已經兩個多月了。但是好多學生對於大學生活還是一頭霧水,摸不著頭緒。甚至不少人由於不適應產生了抑郁情緒。大學是知識的聖殿,卻非夢想的樂園。這裡機會與挑戰並存,希望與困難同在。能否適應新的學習生活是大學新生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

所謂適應,是一個源於生物學的概念,被心理學引用過來,說的是有機體對環境變化做出的反應。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智慧的本質就是一種適應。適應是一種過程,通過這個過程,有機體在不斷運動變化的過程中與環境保持平衡。如果有機體與環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變行為來重建平衡。這種由平衡到不平衡,再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循環往復的過程,就是適應。這就告訴我們,生活就是適應,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適應的過程。面對每一個人生的轉折,面對每一種新的生活,都會有一個適應期,來實現人與環境新的平衡。大學新生面臨一個新生活的心理適應期,多多少少出現適應性問題是不足為奇的。

新生面臨哪些不適應

一是環境的不適應。大學新生大多是第一次離開家鄉,離開父母,離開親人。來到大學校園,他們面對的一切都是新的。這是一個全新的生活,也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校園,陌生的臉孔。從地方中學到高等學府,校園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多數新生從中小城市、鄉鎮農村到大城市讀書,更會感到環境的陌生。再有,大學裡的上課場所,由中學裡“一個蘿卜一個坑”,變成了“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圖書館、網吧、宿舍、自習室的地位也今非昔比。這一切都需要逐漸適應。

二是生活的不適應。中學時候,生活上許多事情都由父母包辦。進入大學后,衛生要自己搞,衣服要自己洗,飯要自己打,錢要自己花,許多生活上的事情需要自己處理。再有,新生入校后,很多家長把一個學期的生活費一次性給學生,學生一下子拿著這麼多錢,又沒有父母的督促,缺乏一個統籌性的安排,盲目沖動性消費太多。這都需要重新適應。

三是學習的不適應。中學階段的學習目標就是在高考中順利地通過“獨木橋”。學習的內容、范圍、要求,主要是教師來安排的。學生在上課時習慣於“填鴨式”的教學,隻要聽懂教師的講解,課后順利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即可。大學的教學目標、內容和方法都與中學有了很大不同。大學教師講授比較抽象和概括,教師上課時數明顯減少,學生自學時間大大增加。學生更多要靠自學。這對大學新生來說更難以適應,以至一些在高考中取得高分的學生,入學后第一次考試會出現不及格的現象。

五是角色的不適應。社會角色的變化也是需要適應的問題。走進大學校門的學生,很多在中學時代是班級乃至學校裡的“佼佼者”。進了大學校園以后,“山外青山樓外樓”,面對新的競爭群體,許多人感到自己失去了過去的優勢。有人把這叫做“大學生的相對平庸化現象”。有的大學新生為此在學習上找不到新的支點,找不到新的方向。

(責編:林露、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