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減少高考科目並不意味著減負

2013年12月18日09:54    來源:南方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減少高考科目並不意味著減負

  16日,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和環渤海灣地區等地區聯合舉辦的第三屆粵遼申高中校長高端論壇在華南師范大學閉幕。論壇上,多位教育界學者圍繞高考考試改革的疑點、焦點作專題報告,並展開討論。

  關於萬眾期待的高考改革,廈門大學學者、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劉海峰指出,改革需符合招生考試規律,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需要有剛性分數來約束。

  高考改革不能僅由教育行政部門決定

  教育部近日發布了高考改革時間表,明年上半年將出台總體方案,但人們對於高考到底如何改,還有諸多疑問。劉海峰坦言,統一高考為學生的升學考核提供公平認定,具有權威性、高效性等優點,但同時也產生了諸如應試教育、扼殺學生創造力等明顯弊端,堪稱一把“鋒利的雙刃劍”。

  高考制度要改,怎麼改?在講述高考改革方案出台的歷程時,劉海峰表示,高考是各種教育矛盾與社會矛盾的結合點,牽一發而動全身。他介紹,《國家教育中長期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由此確定:成立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研究制定考試改革方案,指導考試改革試點。委員會成員除了教育界學者,也包括科技界、企業界等各行各業專家,幫助實現多方聽取意見。

  “中國的考試招生改革影響廣泛,已變成一個重要的公共政策和重大的民生工程,”劉海峰提出:“高等教育改革也不能僅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決定,而需要有一個更權威、更專業、代表性更廣泛的組織或機構。”

  一定范圍內實驗后才鋪開

  論壇上,劉海峰介紹了“考試招生改革總體方案”的出台過程。他說,實現高考改革目標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有待探索的問題依然很多。

  “減少高考考試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等熱點教育問題在改革方案出台以后激起了社會千層浪。劉海峰指出,回顧“3+X”、“大綜合”等嘗試經驗,“減少考試科目”、“減少到幾門”等都是值得商榷的問題,而減少高考科目並不見得就能減輕想上高層次大學的考生的負擔。

  “在高度競爭性的選拔考試中,多數考生必然會將自己的學習時間和潛能用到極限,這是常模參照考試或選拔性考試所決定的必然規律,”他認為,“即使隻考一科,也會努力到極限”。與此同時,“科目太少的話,為了保持考試的區分度,勢必導致試題難度不斷加大,不得不出偏題或怪題,否則無法區分選拔優秀考生”。

  因此,劉海峰認為減少統考科目、不分文理科,需要在一定范圍內實驗,確實具有可行性之后,才宜逐步、全面鋪開。

  規避人情漏洞要剛性分數把關

  根據《國家教育中長期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我國要逐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制度。劉海峰表示,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如何實現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是高考改革中難度最大的問題。

  “我國是注重人情關系的國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則容易出現人情關系介入的漏洞”,劉海峰坦言,“隻要沒有剛性的分數來把關,少數人可以利用到什麼程度令人難以想象”。

  如何保証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在實施過程中的公平性同樣備受關注。成績的呈現方式是採用百分制還是等級制?劉海峰表示,與中國傳統的等級制相比,百分制更能量化顯示學生的成績,區分度較高。同時,中國教育學會高中教育委員會理事長王本中教授認為,在高中學業水平測試的推行中,應充分考慮各省市、地區間的考核差異,允許各省市、高校、學生有各種不同的選擇,減少行政手段和簡單劃一的辦法。

(來源:南方日報)

(責編:教育實習生、熊旭)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