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文化震蕩 低齡留學生歸國后無法和父母溝通

2013年12月17日08:17    來源:新聞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文化震蕩 低齡留學生歸國后無法和父母溝通

  在眾多父母一腔熱血並不惜一切代價投身於送子女出國留學大潮的同時,猛然間,他們發現,這些孩子在經過多年的國外學習和生活,無論在觀念還是言行上,與父母的溝通和相處越來越顯困難和疏離。他們可以很干脆地回絕父母邀請一起會親訪友的要求,並理所當然地表示,別人都沒有權利干涉和佔有他們的時間和空間﹔他們也可以告知父母,在國外的學習和交友情況除非他們主動說出,否則不要刨根問底,“逼迫”他們說明,因為這是他們的生活和權力……大部分在十來歲或更小就出國留學的孩子,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對自身權益和自由有著強烈的保護欲望,這對於完全土生土長的大部分中國父母來說,顯然是無法接受的。由此,圍繞著中西方文化差異,父母和孩子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尖銳。

  多年辛苦 換來女兒的無言以對

  出國留學對於現在的孩子和父母來說,早就不再是無法觸及的神話,每年高達幾十萬的留學大軍,把這一高端領域變成大多數望子成龍父母對孩子培養的最佳捷徑之一。只是,原本的美好願望和辛勤付出,卻換來孩子們的漠視和疏離,這讓父母們感到痛心和無奈。

  白領靜文告訴記者,女兒從初三就去美國留學,因為無法陪讀,女兒剛去美國,在親戚家住了一段時間后便開始獨立生活。最初女兒還和她電話視頻頻繁,后來,女兒越來越少和她談起美國的學習生活,即使有說,也只是寥寥數語。當初之所以決定送女兒出國求學,是覺得從小做班干部的女兒,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和社交能力,能有機會出國留學,對學業和個人素質的培養及歷練都是一個上佳的選擇。但沒想到,原本與她“親密無間”的女兒,如今卻因為她多問或多說幾句就會覺得厭煩,甚至在微博中寫下這樣的文字:我媽媽一直在跟我說話,難道她認為我很想跟她交流嗎?靜文說,當看到女兒的微博,她的內心極度失落和難過。她突然發現,已然長大的女兒,留學數年,增長的不僅是知識和年齡,還有與她之間的距離和隔閡。去年,大學二年級的女兒戀愛了,男孩也是留學生。女兒戀愛她很高興,也很想了解男孩的情況,各種詢問在所難免。面對她的各種提問,女兒只是一句“我不會讓自己吃虧的”就再無下文。她多次試圖與女兒溝通,尋找曾經母女間的親近和感情,但女兒的冷靜反應和回答,總讓她無所適從。其實女兒的這種變化她早就有所察覺。剛去美國的第一年,女兒對她的依賴處處顯示,電話不斷,多說一句都會感到開心。女兒曾告訴她,那時,聽到她的聲音就會有種安全感和溫暖。美國學校與國內不同的上課形式,讓學生間很難建立起長久融洽的同學關系。而且,大部分西方孩子很少會主動與她們交流,即使她們主動,對方也只是禮貌而客氣地就事論事,之后,依然保持距離。久而久之,她也不再主動,漸漸習慣一個人的生活、處事,學會自己獨立。這種無論從心理還是精神上被強迫長大的過程,讓她也漸漸淡漠了親情,由內而外透著的冷靜和理性,讓她變成今天媽媽眼中的“陌生人”。女兒對於她的感情,隻有在機場接送的瞬間有所體現。

  當初一心想讓女兒出去歷練的靜文,如今不知該慶幸曾經的決定還是悔不當初。

  滿腔熱血地去探望孩子 卻換來深深的心痛

  對於留守父母來說,與靜文有相同遭遇和感受的家長不在少數。白領柴林稱,女兒小陽去美國留學已經三年。第一年暑假回來后就再也沒有回來過,女兒稱學業緊張沒時間。她因為太想女兒,同時也想去國外看看走走,決定去美國看望。今年暑假,她來到了女兒學習的城市舊金山。在機場,女兒見到她給了一個客氣而缺乏溫度的擁抱后,徑直走向停車場,面對一整車的行李毫無幫忙推一把的意思。看到女兒興奮過頭的她,也隻在瞬間有所失落,之后依然情緒高漲。但是,在女兒淡定和疏離的表情裡,她感覺不到母女久別重逢后的欣喜和歡快。之后的日子,大部分時間她一個人度過,因為女兒很忙:忙學習,忙約會,忙娛樂……好不容易出來的她,很想讓女兒陪同看看這個陌生而又繁華的國家,感受這裡的人文氣息。可是,女兒天天都很忙,隻有周末會抽點時間跟她一起去超市買點生活日用品。在她的據理力爭下,女兒帶她游玩了著名的金門大橋。盡管行程匆匆,但她還是表現得心滿意足。這是她在美國一個月假期中唯一一次旅行。女兒真的很忙,早出晚歸。她心疼提議女兒早點回來,既可多點時間和她相處,又可以吃點久違的家鄉菜。女兒很堅持地說沒時間。有些交往雖然談不上重要,但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朋友圈,不能因為媽媽的到來而缺席。女兒稱,這些朋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她在這裡生活和學習的依靠。

  柴林說,明知女兒的回答沒錯,但她卻對這樣的正確回答感到心痛。她能想象女兒獨自一個人在這裡生活學習的不易,也能體會到在這個異國他鄉,能有幾個可以經常在一起的朋友和同學的重要性。但這樣狀態的母女相見,讓她滿心失望。女兒至少還有三到四年的學習時間,她不敢想象,再過些年,那曾經耗盡心血一手帶大的女兒,會用怎樣的姿態和心情來對待她這個媽媽。以前總覺得國外親情淡漠,而中國傳統的上慈下孝則是東方親情溫暖的典型表現。如今,這樣的傳統特色在女兒身上漸漸消失。她想起了閨蜜們常說的一句話,送兒女出國也就等於失去了他們。如今想來,真是被不幸言中。

  二代移民更擔憂孩子的傳統教育

  而更多生活在異國他鄉的華人,對於如何教育他們的下一代,如何堅守和保持民族傳統文化,同樣感到迷茫和無措。有網友曾經說過這樣一個例子:當幾個中國孩子被問起四大名著時,一個孩子回答“哈裡伯特”,而另一個孩子則回答是“指環王”。聽起來像個笑話,但笑過之后,內心的悲哀無法抹去。不少出生在國外的孩子,他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隻能從父輩的口中或祖輩們的言語中獲得,有些甚至連中文都不會說,回國還需要中文翻譯。麥克告訴記者,他的父母是第一代移民(微博),出生在美國的他,很少有機會去了解和接觸原籍國的民族文化。他的孩子已經到上學時間,除了英語,對漢語一竅不通。長相是典型的中國人,開口卻是一口流利的英語,對於傳統文化的了解更是少之甚少,還沒興趣,儼然一個“香蕉仔。盡管對傳統文化頗具興趣,但也只是知道皮毛。有時候他也想過更深層地了解和接觸中國傳統文化,但終因環境和時間,機遇等客觀條件限制而未能實現。

  在一些媒體上看到過這樣的文字:行之愈遠,鄉情愈濃,這是“老僑”的寫照。他們的下一代呢?現狀卻是參差不齊。很多華裔子弟繼承了文脈並受用一輩子,中西兼備使他們如虎添翼﹔也有的到了第三代就一句漢語都不會說了,回到祖籍國要靠翻譯。在居住國的異質文化環境中,母國文化不可避免地要經受沖刷。自小跟隨父母出國或出生在海外的孩子,就像一株剛發芽的小苗,生長在哪裡,就會把根扎在哪裡。於是,新移民在為兒女很快適應新環境、能說一口流利外語而欣喜的同時,又產生了失根之憂。在歐洲華裔中,“打江山”的老華僑或新移民,與“坐江山”的新生代,對待過年過節就有兩種情結,前者老早就張羅各種喜慶活動,而在當地出生的新生代卻相對淡漠,對春節的來歷,為什麼要挂春聯、吃年飯,以及清明祭祖、端午吃粽、重陽登高等,一問三不知,有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是壓歲錢。

  人們習慣把一些華裔新生代稱為“香蕉人”。由於思維方式基本上已西化,他們不容易認同父輩們堅守的傳統文化。在有的家庭裡,“香蕉人”看不慣父母謹小慎微的行事作風,父輩們也搞不懂子女張揚外露等價值選擇,小沖突不斷。有的母親埋怨孩子從來不看中國電視,中文書籍翻都不翻。一位旅美僑胞為了給女兒補補中華文化,特意帶她回國游覽名勝古跡,已上大學的女兒除了對美食和美景感興趣以外,對其他的一切都很排斥。

  父母的堅持 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堅守

  對於出國后價值觀改變從而越來越疏離中國文化和習俗的現象,啟德教育加拿大教育中心資深顧問江鏡?建議,對於中途留學的孩子,家長要幫助他們客觀地看待留學問題,讓他們明白,留學是為了學到更前沿的知識,了解西方社會文化以對照東方社會的發展,打開自己的眼界和看待問題的思路,而並非要遺棄或否定本國的文化和傳統。若有這樣的鋪墊,孩子就會很清晰出國的目的,以更包容的心態去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而不是被文化落差“沖擊”得分不清東西南北,全盤否定東方文化和傳統。而對於那些“香蕉仔”,應刻意讓孩子從小多關注和閱讀中國傳統文化的書籍,再培養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興趣的同時,也將這種中國文化的元素植入他們的意識中去,以此來避免日后成為黃皮白心的“香蕉仔”。

  江鏡?稱,他14歲便踏上赴加留學之路,迄今已在加拿大生活十多年,可是,他完全沒有忘記更不會全盤否定中國的傳統文化和風俗。他表示留學期間不少同班同學都出身於“富裕家庭”,家有企業。然而,他們出國后發現比自己家富裕的、比自己能力強的大有人在,這些同學在深切感受到“落差”后,性格不再囂張,做事反而會變得更為沉穩。換句話說,拓寬眼界應幫助克服自身坐井觀天式的局限性,和“老子天下第一”的狹隘想法。此時再加以引導,孩子或許更加懂得珍惜父母的付出和用心,兩代人可望取得較好的互諒和理解。(賀艷花 熊旭)

  (原標題:文化震蕩 低齡留學歸國無法和父母溝通)

(責編:教育實習生、熊旭)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