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包括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在內的 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中,浙江中學生在65個參賽國家(地區、經濟體)裡,數學、閱讀、科學素養成績排第二,僅僅落后於上海。浙江參加測試的學生,八成來自農村中學,杭州重高學生一個都沒參加。
昨天上午,省教育廳公布了浙江在2012PISA測試的成績,稱贊孩子們:浙江15歲的孩子,在全世界教育衡量中還是不錯的。
教育廳基礎教育處副處長方紅峰說,中高考,考的是昨天的知識學習結果,但學生要應對的是不可知的明天,唯有讓孩子擁有終身學習能力,才能解決明天的問題。PISA測試學生學習能力的理念,是浙江中高考命題未來的方向。讓中高考命題的變化來牽引學校教育的變化。
專考15歲孩子
數學、閱讀和科學
PISA是“學生能力國際評價”簡稱,由經合組織發起,測試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PISA於2000年首次實施,其后每三年舉行一次。測評對象為15周歲的在校學生(分布在初三和高一)﹔測評領域主要為閱讀、數學和科學,每次測評的重點在這三個核心領域間輪換。2012年的測評重點是數學,下一次2015年測評重點是科學。
2012年全球共有65個國家(地區、經濟體)參加正式測試。我國除上海以經濟體身份獨立參加正式測試外,北京房山區、天津、河北、江蘇、吉林、海南、四川、雲南、寧夏和浙江共10個省(市)抽取普通中學學生樣本參與試點測試。教育部考試中心將我國參與試點測試省市的成績和參加正式測試國家、地區測試成績進行對比分析和獨立研究,供教育部決策參考。
浙江從2009年開始參加PISA項目試點測試,名列全國10個試點省市首位。在所有參與正式測試和試點測試的國家、地區中,浙江學生閱讀素養名列第6位,數學和科學均名列第2位。
2012年測試,浙江有1000多名學生參加,三項測試均居第2位,其中數學素養由599分提高到623分,閱讀素養由525分別提高到570分、科學素養由567分提高到582分,分別提高4%、8.6%、2.6%。2015年,浙江參加抽測的學校將擴大到150所。
PISA測試是實名制,並要對學生是否喜歡相關學科、每天的睡眠時間、家長的文化程度與工作性質、老師是否會在你遇到困難時給予幫助等情況做調查。
省教育考試院副院長馮成火表示,根據問卷調查,學生是否喜歡相關學科、學習的信念動機等,我們國家的學生所受束縛比較多。之前在調查中也發現,學生出於興趣閱讀各種雜志、漫畫、報紙、小說類和非小說類文本的頻率較小。
PISA題目
沒有唯一答案
杭州地區隨機抽選參加PISA測試的有:錦繡中學、杭州第十一中、源清中學、塘棲中學、浦陽鎮初級中學、蕭山益農鎮夾灶初中等,參與測試的學生均為初三和高一的學生。
杭十一中女生聞玥參加過2012年PISA抽測,當時她是新高一學生。在她印象裡,測試時間和今年現在這個時間差不多,11月底12月末,天有點冷。
“和每次考試一樣,考完我和同學對答案,結果發現我們每個人的題目都不一樣,對答案都沒法子,考的范圍特別廣。”范圍廣,題目卻不難,聞玥對這次考試印象是:太簡單了,好像根本不考上課的內容。
她記得有一道題目是:一個小男孩去買菜,有三種方式可以選擇,一種是直接打八折,一種是買多少減多少,還有一種是滿多少送多少,你選哪種會更便宜。這和很多人參加商場血拼,細細計算如何拼單更劃算差不多。“我考到的題目,還有一題和銀行利率有關,讓你算如何投資更合理,都和生活有關系。”
杭十一中陳老師親歷過2012年PISA測試。在他印象裡,去年學校有40多個學生參加抽測,坐滿一個教室。學生是考試院提前一天隨機抽取的名單,根本無法做什麼准備。PISA測試題型不多,基本就是選擇題、判斷題和簡答論述題。
考試時,試卷和中高考一樣是密封的。考試時間到,當場拆開,做完再當場密封保存。“我看過一些題目,好像跟學生所學大綱裡的知識點沒有多大關聯,可能中考不好的學生,這次未必會考得不好。考試現場我看學生表情,都很輕鬆,挺喜歡參加測試的。”
“PISA題目,設問的時候,就告訴學生沒有唯一答案。我看我們學生的回答,就和平時寫隨筆一樣,各種自由發揮,五花八門。”
測試當天,學生們做得很快,一個小時基本都做完了。數學、閱讀和科學三門,一共就考了一個多小時,做完一個內容,再發另一個內容卷子,每項內容題目大約隻有半張紙。”陳老師比較喜歡PISA這種測試方式,“對老師來說,這樣更能從學生素質教育角度來上課,引導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知識運用能力。”(記者王玲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