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不知道這些近期火起來的新詞是啥意思,就跟著一起“漲姿勢”(長知識)吧
當朋友說起“人艱不拆”、“喜大普奔”、“十動然拒”的時候,如果你算一名合格網友,或許能猜著幾分意思。要是進一步談及“男默女淚”、“說鬧覺余”、“捂錢坐一”、“啊痛悟蠟”這些詞匯時,如果沒點網絡語言底子,那你還真得蒙!
它們都是近期在網絡上火起來的新詞,你若不知道它們是啥意思,就往下看,跟著一起“漲姿勢”(長知識)吧!
觀察近期涌現的網絡新成語,不難發現,它們照舊採用常用語句的縮寫形式,起初讀著略顯拗口,一旦翻譯過來,或許你會感嘆一句:哦,原來是醬紫(這樣子)!
比如,男默女淚意思是“男生看了會沉默,女生看了會流淚”。說鬧覺余的意思是“其他人有說有笑有打有鬧,感覺自己很多余”。
而汪峰含淚的引申意思是:比喻急功近利想奪得頭彩,卻總被他人一朝搶斷,可惜無力扭轉局面,隻能流淚。
聲音>
年輕網友:跟不上網絡語言的節奏
昨日,西南大學地理學院大三的毛海蘭說,網絡新詞語在大學校園裡挺吃香,身邊的朋友基本上都能隨口來兩句,尤其是前段時間對“待我長發及腰,xxx可好”的瘋狂使用。但由於網絡新詞層出不窮,毛海蘭稱,自己也難免掉隊。
“你說慢點,什麼火鉗,捂啥錢?”當記者隨口念出10個網絡新詞時,出生於1989年的趙先生稱隻對一個有印象,那就是“人艱不拆”,“也是一次跟大學師弟聊天的時候,聽他說的,具體是啥意思,我也不是很清楚。”趙先生坦言,自己每天上4小時網,一開始自己還會偶爾關注下新生成語的出處,但時間一長就跟不上了。
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播音主持專業的王瀚民說,相對於面對面的交流,網絡新成語更多地出現在微博和微信中,“隻有寫出來,看到是哪些字組成,才猜得到具體意思。”王瀚民認為,網絡新詞符合快節奏的現代社會規律,比較有新意。
語言專家:能否延用要具備三特點
去年,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發行,增收“房奴”、“無厘頭”、“給力”在內的3000多條網絡新詞,引發熱議。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孫郁院長說:時代發展,社會變遷,語言的表達方式跟著變化,這非常正常。智慧表達的空間越來越多,每個時代都有新的表達方式出現,是可以被人們接受的。
這些網絡新成語是否也能留存?重慶市社科院社會學家孫元明表示,這些網絡新成語應該稱為網絡新用語,是否能成為成語並延續使用,要具備三個特點:言簡意賅、真實反映生活、積極和正向。
重慶外國語學校高三語文老師劉曉莉稱,網絡語言多出現在學生的口頭語中,作文中很少出現,“語言講究純正和准確,網絡言語的接受面有一定局限性,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正確理解。(重慶晨報記者 劉冰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