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在春天水在瓶
故事是這樣說的。其實什麼樣子的橘子不是橘子呢?隻不過人心不足,這山看著那山高,總想擁有更好的東西罷了。
靜下心來想,橘子雖酸可是分量大,小一點的還很甜,不是各有所長,皆有可取嗎?世間本無完美之事,隻要懂得欣賞,略有缺憾的人生豈不是更加美好?
我們好像已經習慣了,每看到什麼事務,總是更容易看到它的不足的甚至夸大它的效果。那些已有的美好我們總是視而不見,覺得理所當然,總是奢望更好的。當然,人是應該有所追求才會成長,但也不要有過分的奢望,須知自然與人生總是這樣,當它為你關上一扇門,他總會為你打開一扇窗,然而二者往往難以全,但這卻完全不影響人生的美好。
君不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更有孫子臏而作兵法,無一不是為難重重。無一不是成果累累。試問,誰人人生無缺憾,月總有陰晴圓缺,卻也掩蓋不了她清麗的容顏,擋不住眾人羨慕的眼神。人生,因為缺憾,而更具挑戰,缺憾讓人生美麗。
君不見,昭君和親,扎根塞外,黃沙狼煙千裡之地,如此惡劣的環境對於她又何嘗不是一種唐突與缺憾?然而,這稚嫩的肩膀卻擔上了和平的重任,絕代芳華香飄大漠,澤披萬裡,短暫的人生也因此升華。人生,因為缺憾,而更具深度,缺憾讓人豐富。
從來有得必有失,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但一定會各有所得。沒有完美的世界,亦沒有完美的人生,這世間,缺憾是必然的。然而,隻要你願意,你就可以擁有美好的人生。
歡樂無窮,而又悲苦欲絕,人生便是如此,就看你從哪個角度欣賞,開對了窗,才能看到最美的風景。
那麼,調好焦距,選對角度,屏住呼吸,讓我們倒計時——一、二、三。看!
看著世界,原來如此美好。
看雲在春天水在瓶,各有各的姿韻,各有各的美麗。懂得欣賞的人自有主意。
換一種角度
有一個老太太生了兩個女兒,大女兒開傘店,小女兒開洗衣店。陰雨連綿,她憂慮小女兒的衣服晾不干﹔麗日晴天,她又擔心大女兒沒有生意。就這樣,老太太整日憂心忡忡,悶悶不樂。后來,在一位智者的點撥下,她終於笑逐顏開,下雨天,老太太為大女兒生意興隆而高興﹔大晴天,她又為小女兒顧客盈門而欣喜。原來,“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在你哀嘆辛苦又心苦的時候,隻要變換一下角度,靈智與心緒便被開啟,快樂竟然如此簡單又實在。
生活中少不了煩惱、痛苦和遺憾,比如愛人背棄、親人離去、工作不順、事業受挫、生意每況愈下……倘若長期苦著一張臉,無所適從,必定身心疲憊,一蹶不振。如果我們換一種角度去思索,不難發現許多機會:有離別就有相聚,有憂傷就有喜悅,有失敗就有成功,有陰霾滿天就有陽光燦爛。失敗算什麼,成功固然可喜,失敗未必可悲,它正是一種鍛煉和考驗﹔事業受挫算什麼,前進的路上並非鋪滿鮮花,還遍布著荊棘與疾風驟雨﹔愛人遠去算什麼,情感失落可讓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學習中,從而走向成功﹔受點侮辱算什麼,權當別樣的教誨,點燃你奮斗的火炬。五彩斑斕的世界,有許多失意不經意與你邂逅,也有許多舒暢的境遇不期而至。換一種思維方式看問題,富貴有其缺陷,貧窮有其踏實,美麗有其不安,平淡有其悠閑。闊居廣廈者的夢絲毫不比蝸居陋室者的甜美,因為貧困不過是社會歷史現象,並不代表羞恥。家產萬貫的富翁與一貧如洗的乞丐,兩者的幸福內容也許不同,但其本質是一樣的。誰能說強悍的外表下面不是一顆病態的怯懦的內心?誰又能說企圖征服和扼殺一切的人,他自己的心靈不被屠戮?從這個角度觀察,讓自己處於比較歡喜的情緒,自然躲開了那些讓人厭煩的狀態,過簡單純淨的日子,是多麼開心快樂啊!
台灣漫畫家蔡志忠說:“如果拿橘子比喻人生,一種橘子大而酸,一種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會抱怨酸,拿到甜的就會抱怨小,而我拿到小橘子會慶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會感謝它是大的。”生活往往不是想象的那麼好,也不是想象的那麼壞,在你得到一些的時候,也會失去一些。生命的多姿多彩常常令人瞠目結舌,也許你要的不多,有一朵花就知足,可就這麼一朵,卻也是踏破鐵鞋無處尋覓。然而,命運又叫人無暇難過,假如你農耕桑田,想一想餐菊的隱士,展眉喜目看“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假如你踽踽獨行,思一思吐霞的詩人,凝神洗耳聽“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峰回路轉處,或許你能意外地收獲一大束鮮花,芬芳四溢,回味無窮。
換一種角度過生活,慶幸小橘子的甜,感謝酸橘子的大,小情小調也安穩,隨遇而安亦智慧,活得坦然而輕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