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礦產資源豐富,儲量大,分布集中,黃金和金剛石產量居世界首位。
“阿拉伯之春”后,埃及形勢走向動蕩。圖為11月1日,在埃及首都開羅郊區,穆爾西的支持者在街頭游行示威。
南非首都的中國城。
中國石化在埃及的開礦作業地。
編者按——
中國人移民到歐美的大有人在。與此相反的是,大多數人並不會認為移民非洲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甚至認為這是一件瘋狂的事情,可是生活在非洲的中國人卻大有人在。
長期處於動蕩和貧窮的非洲大陸,如今正在成為中國冒險家的新沃土。
為了投資和工作的便利,已經有不少中國人選擇了移民非洲。即便沒有選擇加入非洲國籍,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把獲得非洲國家的永久居留權當做目標。
當然,非洲政治一直處於動蕩之中,這也讓移民非洲變得充滿挑戰,成為勇敢者的游戲。
非洲華人超百萬
非洲華僑華人的數量一直缺少權威的統計。中國社科院學者李新烽認為2012年底非洲華僑華人的總數已略超過100萬。
南非、安哥拉和尼日利亞是非洲華人華僑數量最多的三個國家,約佔總數的四分之三。
南非既是非洲經濟的領頭羊和非洲大陸的橋頭堡,又是非洲華僑華人最集中、數量最多的國家,近年來華僑華人總數約30萬。安哥拉是華僑人數增速最快的非洲國家,從10多年前的數萬人發展到現在的26萬人。尼日利亞官方掌握的數據顯示,當地華人華僑數量目前也有20萬。
記者觀察
移民非洲,
冒險家的新樂園
在很多華人眼中,非洲國籍的誘惑力並不像歐美國籍那樣大。但事實上,移民非洲遠遠不似想象中那般可怕。
所有那些有關飢餓,有關疾病,有關奴隸的記憶都完全有可能從移民的細則中抹去,剩下的則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美好生態和意想不到的生存方式。
移民非洲的人並不少,而且這些人並非想象中的“勞工”,相反他們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
記者在非洲聽到不止一個華人講過,和生活在歐美的中國人常常會遭側目的境遇不同,在非洲的中國人,甚至可以享受到“特殊禮遇”。一張中國臉就是在非洲最好的通行証。
埃及
局勢持續動蕩
華人想離開了
30多歲的河北人老蔡在埃及從事旅游業。在埃及待了快10年的他一直沒有拿到埃及國籍,只是有工作居留權。他說並不是他不想加入埃及國籍,而是埃及法律對外國人入籍管得非常嚴。2011年前,他和妻子帶著女兒一起在埃及打拼。但2011年“阿拉伯之春”改變了老蔡的非洲夢。“局勢動蕩后,老婆帶著女兒回國了。如今我一個人在埃及待了2年多,沒有辦法,就是擔心安全問題才讓她們回去的。”
畢業於安徽大學的中國女孩庫卡,是少數能拿到埃及國籍的華人,因為她嫁給了埃及人。根據埃及法律,外籍女士嫁給埃及男士后可以申請埃及居留,兩年后可以申請入籍。
為了愛情義無反顧地到埃及后,庫卡和老公的生意已經有一定規模。不過過去兩年來,埃及政治局勢動蕩顯然不在預料中,“原油緊缺,我們的工作受到影響,雖然都通過各種方式解決了,但焦慮和壓力還是要承受的。身邊不少朋友動了離開埃及的念頭。雖然每天也是和老公說說笑笑的,但是第一次感覺到危機。”
和庫卡的欲走還留相比,老蔡這一次是真的想離開埃及。老蔡從事旅游業,過去兩年來埃及的局勢一直不穩定,外國游客數量銳減,生意也大不如前。
如今,老蔡已動了離開埃及的念頭,他的下一站還是非洲大陸。“可能是埃塞俄比亞,也可能是坦桑尼亞,那裡的旅游業都不錯,也是近年來中國人出境游的新熱點,可能有不錯的機會。”
南非
華人超過30萬
聚集在商業中心
政治相對穩定的南非,是目前最吸引華人移民的非洲國家。目前南非華人總數約30萬,來自福建、廣東、台灣省籍人分別佔35% 、20%、20%。尤其是近年來,南非平均每年增加中國大陸新移民1萬人,新移民佔南非華僑華人總數的80%。總數已經超過20萬人。他們大都集中居住在商業中心約翰內斯堡、比勒陀利亞、開普敦、布隆方丹、德班、伊麗莎白港等地,其中又以商業中心約翰內斯堡最多。
南非老華僑多採取傳統方式經營雜貨店或開設中餐館。中餐館散布各地,數目繁多,水平參差不齊。華人的商業活動一般從小生意做起,范圍遍布南非的邊遠地區,以及所有農村地區和移民聚居區,經營手段靈活,實物交易亦普遍,各種貨物基本能滿足顧客的日常需要。
多數移民南非的中國人集中在改革開放后,成分比較復雜,但有個普遍現象:多數人素質不高,大部分都是開店的,早出晚歸,有的甚至連漢字都不會寫了﹔但后期一些移民有技術或在國內大學畢業,為數不少的人集中在醫療行業。
在南非一家礦業私企裡工作的孫先生告訴本報記者,在南非做生意風險很大,找合作方時,要做足功課,調查好對方背景,再有就是通過更專業的律師幫忙在法律條文中把關。
生意風險:合作方常耍賴
孫先生在一家中南合資的礦業公司工作,在南非工作5年多。孫先生所在的企業是國內一家做礦產品起家的私企,老板對礦產資源豐富的非洲很有興趣。
2008年全球爆發金融危機之后,老板覺得機會來了,便派遣他到南非考察。加上南非各方面都優於其他非洲國家,所以公司發展戰略是以南非為基地,逐步向其他非洲國家滲透。
目前,孫先生的公司業務開展得不錯,已在津巴布韋成立公司,建了工廠,公司已經頗具規模。
孫先生告訴記者,在南非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謹防合作方耍賴。他所在的公司與南非方的合作模式是中方負責幫對方融資,開採出來的礦產品歸我們,也就是中方有包銷權。
但開礦有個大問題,就是礦主和開採承包商簽合同時,不是幾個月幾個月簽,一般都是根據礦山壽命,按1年以上的單位競標。如果礦產銷售不順利,無法把礦變成真金白銀,礦主的資金壓力就會很大。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有資金實力的買家就會以提供融資換取包銷權的方式合作。
行情好時,各路買家一哄而上,哄抬價格,礦主成了香餑餑,誰出價高,賣誰家。行情差時,就以履行包銷權為由,把貨物強賣給我們。但一開始投資的時候,肯定有個資金回報年限。合作方這種耍賴方式,導致他們無法給國內下游合作工廠按時按量供貨。
非洲特色:官司難打
對與生意中出現的耍賴行為,中方公司的解決途徑主要有兩種,法律訴訟和私下協商。南非華人發現,在非洲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費時、費力、費錢,且結果還是未知數。
打官司通常需要4~5年。但礦山的可開採壽命有限,有時可能隻剩2年多的開採時間,所以中國商人最不願意走到這一步。
因此,雙方出現矛盾,多數通過協商方式解決。但在雙方分歧很大、沒法通過協商解決的情況下,孫先生所在公司律師就會出函。“在限定日期內,如果合作方不能歸還欠款,我們將不再接受還款,走法律程序,申請抵押礦權。”孫先生介紹。對中方來說,最好是用欠款換取礦山股份。
孫先生說,在南非做生意風險很大,找合作方的時候,要做足功課,調查好對方背景,再有就是通過更加專業的律師幫忙在法律條文中把關。
為打高爾夫選擇南非
孫先生在南非工作已5年有余,已經習慣了南非的生活。孫先生告訴本報記者,南非自然環境好、空氣質量高、人口密度小,相比國內空氣污染嚴重來說,更適宜普通人生活。所以他剛來南非時,就有移民南非的想法。
喜歡高爾夫的孫先生說,在南非打一場高爾夫,加上中場休息的冷飲和19洞的消費,普通的場地也就200元人民幣。
他告訴記者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張姓朋友被一家私企外派到南非,后來因為收益不大,就撤回國內。老板要把他派到土耳其。他辭職了,后來重新被另一家企業聘用,派到南非。他給我的理由是,他很留戀南非的高爾夫。
但也有不少人認為還是國內好,不願意呆在南非。有不少在南非生活的中國人,更多的都在考慮自己孩子的未來。孫先生稱:“孩子自有自己的選擇,我們應該讓他自己決定。”
困惑
要不要加入
非洲國籍?
很多華人在非洲往往會面臨這樣一個兩難選擇:要不要加入非洲國籍。南非的一位華人富商對記者說,他不想加入南非國籍,因為一旦放棄中國籍,拿回來很難。他現在同時擁有中國籍和南非永久居留權。他說:“目前我在南非的生意不錯,但誰知南非會不會亂。如果亂了,我就回中國。”
當然,不是所有在非洲的中國人都不願加入非洲國籍。在南非工作的孫先生,目前持有的工作簽証明年過期。他計劃著等工作証到期后著手申請移民南非。孫先生說:“就我個人的性格來說,南非更適合我,將來不求大富大貴,隻想過得開心。”
當然,更多的華人之所以選擇南非國籍,是為了生意上的便利和享受更多的社會福利。
一位加入南非國籍的華人富商說:“我們加入南非籍,是為了更好地做生意。我們來這裡投資很早,南非對於外國投資的優惠是有期限的。而南非當地人,則可以享有一些福利待遇,而且沒有那些對外國人的限制。所以,為了在這裡繼續做生意,我們加入了南非籍,但我們還是中國人。”
蹊徑
移民非洲
實為“跳板”
移民非洲的華人中有一群人比較特殊,他們很多人在拿到非洲國籍后甚至未踏上這片土地。
“出口轉內銷”
京城一家餐飲企業的老總梁文忠為孩子的落戶絞盡腦汁。轉眼孩子要讀高中了,正當他一籌莫展時,媒體報道了北京大學醫學部招收“出口轉內銷”的“留學生”的新聞,他索性找到一家移民中介公司,付了2萬美元。一個月后,他從這家公司拿到了塞內加爾政府為兒子簽發的護照。3年后,他的兒子再參加高考將是以留學生的身份,僅需面臨一門初中生水平的中文試卷,和學校命題的專業科目考試。
梁文忠這才知道,移民非洲的人並不少,而且這些人並非想象中的“勞工”,相反他們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移民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中介收取的費用大致在1.5萬到3萬美元左右。若要移民到南非,硬件條件要求更高,中介費用也在5萬美元以上。
方便出入法國
甄女士拿塞內加爾護照不是為了子女教育。這位32歲的時裝品牌代理商在法國留學時就開始代理法國幾家服裝品牌在中國內地的銷售。但近年來,她屢次申請移民法國都遭拒絕。
甄女士的出行不便自從有了塞內加爾國籍就變得方便多了。在非洲,有眾多的原法國殖民地國家,法國政府對這些國家的國民進入法國多採用更寬鬆的入境政策,其中還不乏“落地簽”和“免簽証”。更方便的是,法國和塞內加爾都承認雙重國籍。甄女士以塞內加爾國民的身份再申請入法國籍,就只是時間和程序的問題了。
入港的跳板
非洲大陸最小的國家岡比亞最近也成了不少人移民的熱點。他們選擇岡比亞不是為了去這個西非小國,而是把它當成了進入中國香港的跳板。
這個小國人口約180萬,但目前已有近萬名持有岡比亞永久居留權的中國籍人士通過“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取得香港居留權。
香港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要求投資1000萬港元,被認為是為富裕人士設計的。該計劃要求中國內地人士在申請時,必須已經取得外國永久居民身份。因此催生出了移民岡比亞這樣的跳板。 文/本報特派埃及、南非記者 李明波 羅宇 邢磊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