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林露 實習生王玉雪)今天,麥可思發布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18%異地求學新生遇到生活問題,“不適應飲食”和“想家”是橫在異地求學新生面前的兩道門檻,異地求學男生更“挑食”,女生更“戀家”。
調查顯示,異地求學(指在非家鄉所在省份就讀大學)的2012級本科生中,18%在生活適應性方面遇到問題,其中僅有37%的學生表示,在學校的幫助下這類問題得以緩解。
異地求學新生在生活的哪些方面表現出的“不適應”更為突出呢? 根據調查,2012級本科生遇到的主要生活問題中,位列前三的分別是“學校食堂飲食不習慣”(本地求學:42%,異地求學:51%)、“學校生活條件不方便”(本地求學:36%,異地求學:33%)、“想家”(本地求學:28%,異地求學:37%)。
其中,異地求學本科新生在“學校食堂飲食不習慣”和“想家”這兩方面存在的問題更明顯,比本地求學新生高出9個百分點。
此外,不同性別的異地求學新生在生活適應性方面存在差異。調查顯示,異地求學的2012級本科中,男生在適應飲食方面比女生更挑剔,存在“學校食堂飲食不習慣”問題的比例(56%)比女生(46%)高10個百分點。此外,因“沉迷於某種娛樂(如游戲、網聊)”而產生生活問題的比例(12%)比女生(3%)高9個百分點。
與異地求學的男生相比,女生在“想家”(48%)和“失眠或生病”(27%)這兩個問題上體現出更多不適,分別比男生遇到該問題的比例(26%、20%)高22個和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