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就業,關鍵在立足現實,用心去做,辦法總比困難多
早年間,很多畢業生找工作往往是自己忙活。那時候學校裡的就業指導工作比較薄弱,專門的老師即便有,也往往做一些形式上的活,收收文件,發發郵件,每周也就在清理郵箱時能夠偶爾與之“碰面”。實在談不上什麼指導。如今不同,高校對就業指導工作越來越上心,辦法也逐漸增多,這是一個好趨勢。
其實,就業指導這件事,高校能干的事很多。
有人拿高考后指導報志願的高中老師做比擬,雖然主要取決於成績,有老師給細致分析著填報,和毫無經驗的學生及家長自己悶著頭填報,效果還是很不一樣。
有的高校私下可能會說,我們又不是清華北大,這方面的師資有限,就業市場這潭水我們哪裡看得透?我們哪有幫人找工作的能耐!
這話,有一定的合理性,就業指導作為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應該有專門的人才和力量投入,才會有較好的效果,基礎薄弱一些的高校,應該適當做些傾斜,補補課﹔但話說回來,不是非得先建出來一個數一數二的就業指導中心,匯聚一大幫博士博士后,才能開展工作。指導就業,其實沒有那麼高不可攀,不妨立足現實,用心去做。
歸納一下清華大學就業指導老師的日志,似乎可以得出一些普遍性的東西:重點關注就業困難群體﹔為奔赴邊遠艱苦地區和基層的學生創造更好的條件﹔增加針對性的訓練,增強畢業生溝通交流能力,提高面試通過幾率……
招數自然不止於此。早早著手,請職場成功人士現身說法,引導學生進行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可以主動到企業去推銷自己的學生,邀請企業過來辦招聘會﹔引導同學們扭轉就業心態,有最優選最優,沒有最優別耽誤了次優﹔加強就業意志訓練,樹立“勇敢嘗試+從頭再來”的思路﹔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做好或協助做好大學生創業的孵化器,等等。
往大裡說,還可以每年對就業市場進行細致分析,對不斷變動的就業數據實施動態監控,對專業設置和培養模式做出相應調整。
隻要用心去做,辦法總比困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