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
感悟生命
不必“裝死”解讀
生命有一種永恆的意願,但最重要的是它蘊藏著一種神聖,詮釋著一種生命的價值。人活著,承載著一種希望與信念。強者彈奏生命激情的樂章,弱者懦夫寡志,庸碌無為。
人死去,或許是一種規律,一種升華,一種解脫。為客觀規律而死,是一種回歸﹔為升華而死,是一種精神﹔為解脫而死,是一種無奈。
生命是神聖的,如果用“裝死”解讀,你感悟的只是生命的遺骸,而不是生命價值本身。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如果我們利用這有限的生命,創造出無限的為社會、為他人作貢獻的價值來,這才是生命的真諦。
“活著真好”,不完全是指活著衣食無憂,死后有豪華葬禮,而是指自己活著能給社會和他人帶來幸福與快樂。
追悼會上,對逝者作生平簡介,不僅是對逝者的一種肯定,也是對生者的一種啟示。哪怕有的人一生平淡無奇,沒做出什麼驚天動地之事,但他能堅強地活一生,盡到了對社會、對家庭、對個人的責任,他的一生也是值得紀念的。
但像逝者扮演的做法,人為獻花,播放扮演者從出生到上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的人生經歷,不僅是把生命視同兒戲,也不可能真正“感悟生命”的價值,大可不必。
筆者建議,如果我們真要“感悟生命”,不妨到烈士陵園或自然災害發生地。來到這些地方,可能我們真的會感悟到,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的生存環境需要每個人去愛護。通過這種形式的感悟,也許我們真能感悟生命的價值,讓生者活得更美好。 萬吉良
評判
創意不足悖論有余
有的人質疑這樣的方式,其實人類的智慧永遠也不能真正抵達死亡的時刻。比如曾經出現的墓地賓館,讓人體驗一下在棺材內的感覺與此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生前進行追思會和在棺材的賓館中體驗死亡之后的感覺從表面上看能夠在生的時刻體驗死,但一個現實就是,那時候的人們並沒有真的死亡。也僅僅是一種形式一種體驗罷了。這種形式和體驗的結果就是淪為一種作秀的方式在招搖撞騙,甚至能夠搖身一變成為商業的模式,那樣的話就走向了體驗死亡的背面,非但不需要有這樣的方式且多余。
不過,生前追思最為悖論的一點是人還活著。既然如此,那些悼詞,那些人們的感言都將不會是發自內心的語言。試想,如果一個人對當事人喜愛至極的話,他可以說一些熱淚盈眶的話﹔但是如果對她真的有芥蒂的話,在這個時候也不會訴說出自己的心聲。所以,古人說蓋棺定論是有意義的。那就是,人隻有在死后才能夠下定論,如果活著的時刻,那些流言蜚語那些真情實感都將不會真正迸發出來成為追思會上的真實內容。因為畢竟這個體驗死亡的人還是活著的,不可能將內心的話和盤托出。
所以,對於這樣的生前追思會,一方面我們可以窺見其對於生命的態度,對於死亡的體驗不是所有的人都希望的,也冒犯了很多人的禁忌,這一點毋庸置疑需要肯定。但是,在這個越來越商業化的世界中,任何的成分、任何真正體驗生命本真的東西都將被蒙上一層質疑的面紗,因為這總是人活著的時候體驗到的,死后將是另外一番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