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減負家長充當“阻力軍” 減負尚需“接地氣”--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學生減負家長充當“阻力軍” 減負尚需“接地氣”

2013年03月29日08:56    來源:工人日報    手機看新聞

別讓孩子再添“小課桌” 李法明 畫

別讓孩子再添“小課桌” 李法明 畫

  3月26日,教育部下發的“全面啟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減負萬裡行”一紙通知,表明了教育主管部門對中小學減負政策的強硬態度,減負,要動真格的了。

  而此前北京市出台的中小學生減負八條規定也將推向深入,隨之而來的,社會上的種種熱議,又一次將減負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減負年年喊,今年來真的

  2月25日,北京市中小學開學第一天,孩子們就收到了來自北京市教委的一份大禮——《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通知》。

  《通知》規定,嚴格執行國家和北京市課程計劃,嚴格控制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嚴格控制作業量,嚴格規范考試和評價工作,嚴格禁止違規補課,嚴格教輔用書管理,嚴格各類競賽管理,嚴格落實工作要求。

  在這減負八條中,對學業和作業的控制堪稱嚴苛。小學一、二年級周課時不得超過26節,語文、數學、英語學科課程不得超過15課時﹔三至六年級周課時不得超過30節﹔初級中學周課時不得超過34節。

  小學一至二年級不布置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語文、數學和英語可適量布置家庭作業,三至四年級每天作業總量不得超過30分鐘,五至六年級每天作業總量不得超過1小時﹔初中每天家庭作業總量不得超過1.5小時。不得布置簡單重復性和懲罰性的作業,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學生家長代為評改作業。

  此外,小學取消期中考試,初中各年級每學期隻能組織期中、期末2次全校或全年級的學科考試。

  減負並不是一個新話題,年年都在講,可落實情況並不理想。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羅潔介紹,盡管經過一系列的努力,但是廣大中小學生依然存在“四多三少”現象——“學習時間多、家庭作業多、考試排名多、課外補習多﹔睡眠時間少、體育課和體育鍛煉少、自主支配時間少”。

  今年實施的減負新規,被稱為史上最嚴減負令,確實動了真格。確立了一把手責任制,減負落實不力,校長將被問責。

  據了解,針對減負工作,從4月1日至5月10日期間,各地義務教育學校將組織自查。教育部將組成督查組對部分省份進行抽查,抽查情況將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學校將“奧數”與入學挂鉤、校外培訓機構上新課、趕進度等行為都將作為重點督察內容,通過自查、抽查等形式對不規范辦學予以曝光、問責和處理。

  減負不減壓,家長心慌慌

  “如果孩子跟著老人或者保姆早早回到家后,只是吃零食、看電視、打游戲、玩電腦。這樣的減負,談得上健康科學嗎?”章眉的女兒在北京市東城區一所重點小學上四年級,想象著這樣的場景,她很是憂慮。

  減負,是為了從根本上減輕學生和家長的負擔。然而,採訪中,家長對減負令並不領情,認為減負之后,心裡更不踏實了。

  減負令實施后,為了避免孩子在校時間超出“減八條”的規定,北京市大多數小學都已經開始每天下午三點半放學。這個時間放學,給雙職工的家庭帶來了煩惱。有些家長甚至開玩笑說要求單位也給放“減負假”,每天早點下班,好接孩子。

  接送問題可以找老人幫忙,請保姆解決。放學早、作業少,怎麼更好地分配利用課余時間,成了家長最糾結的事情。

  “孩子天性愛玩,作業少肯定開心。雖然老師說在減負的情況下,會提高課堂效率,可最后成績怎麼辦?”培新小學三年級何姓家長說。

  家長們的不踏實更多地還是來自升學的壓力。北京市西城區一所名校的初二年級學生家長表示:“減負不能治標不治本,小升初、中考、高考,哪樣不要分數?雖然學校不會採用張榜的方式對學生成績進行排名,但實際上,在課堂上公開宣讀考試成績,每個學生都很清楚自己在班級中的位置。”

  不少家長認為,由於中考、高考按分數錄取的現實壓力,在目前小學、中學階段倡導減負,雖然是一種美好的設計,但更容易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減負后,一所學校宣布把每天一節的英語課縮減為一周兩節,結果遭到家長的聯合抵制,在家長再三要求下每周又增加了兩節課。

  為了不讓孩子“虛度光陰”,或者在學習上落隊,一些家長表示,雖然學校減負,家長卻不敢放鬆,一方面給孩子報一些興趣班,培養點愛好。另一方面,如果孩子成績下降了,就馬上報培訓班補課。

  由於小學階段知識簡單,需要反復練習強化。作業少了后學生就缺乏記憶刺激訓練,減負后,不少家長選擇自己上陣給孩子出題、設計作業。

  減負要落地,配套需完善

  “現在學生的負擔是不是真的有那麼重?是校內的負擔重,還是課外的負擔重?學校的課業減輕了,學生的業余時間都被課外報班佔滿了,能算減負嗎?學校減負也不只是減少作業,減幾個課時那麼簡單的事。教研機構要在課程設置、教材改革和作業的設置上做更多的研究。”北京市西城區護國寺小學校長湯國強認為,減負是一項系統工程,學校、家長、社會要共同承擔和面對這個課題。

  他認為,學生負擔過重的根源在於人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越來越高,在於沒有一個很好的選拔人才的機制導致瘋狂擇校,因此,中小學生減負,單靠學校努力很難有大的改觀。

  如何做到真正減負?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接受採訪時說:“真正減負要靠教育部門、學校、社會、家庭各方面的配合,包括對中高考評價體系的改革。否則,減負令的實施難以深入和持續。”

  家長們也呼吁,在落實減負時,小升初、中考的配套政策要跟上,減負才能落到實處,才不會成為當減不減、明減暗增,才不會讓最希望減負的家長成為減負的“阻力軍”。

  據介紹,中小學減負最早是從山東做起的,力度也是最大的,曾經因為學校違反規定撤了二十多個校長。幾年下來,結果是學校學習的時間減少了,社會補習班發展起來了,最后把時間又用回到學習了。

  業內人士認為學生減負后多出來的時間做什麼,應該由個人決定。從專業化角度來講,學校應該有一支專門的隊伍幫學生做生涯規劃,讓學生知道自己做什麼最開心,最擅長做什麼,而不是簡單地去上家長給報的功利性的興趣班。

  北京市某小學校長認為,減負是老生常談的話題,要進行科學減負,更要反思教育科學規律。減負也對老師提出更高要求,首先能否增效?課堂教學效果也給老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案是提高課堂質量之根本,教師要遵循學生發展規律,再開展項目研究。重點之一是對課堂節律的研究,不僅僅關注知識,更為關注學生的人際交往以及生命體驗。

  據了解,為從根本上減輕學生和家長負擔,教育部正積極開展中考制度改革,推進綜合素質評價,鼓勵用ABCDE等級制呈現中考成績,而非過去的百分制,逐步扭轉單純以考試成績和升學率評價教育質量的傾向。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相關人士還表示,希望家長形成“適合孩子的學校就是最好的學校”的正確觀念,理性安排子女就近入學。

  採訪札記

  讓孩子學會做夢

  小學六年級的“六一”,班主任為了讓大家記住人生中最后一個兒童節,特意開辦了“我的夢想”主題班會,讓大家把老師當成朋友,暢所欲言。

  一個男生說:“我的夢想是發明一個超能量遙控器,專門控制老師和校長。”

  另外一個孩子說:“我想以后有很多很多錢,建一所學校。專門讓家長進去學習,布置很多很多作業,考試出特別難的題目,不畢業不能出來。”

  這是一部兒童文學作品中的情節,卻讓我們覺得活生生的心痛。瑣碎、現實、報復性強。現在的孩子不會做夢,不知道什麼是自己的夢想。

  我們每每批判中國出不了創新性人才和大家的時候,是否應該捫心自問一下,我們的社會和教育,是否已用瘋狂的課外班、証書、分數,將孩子夢想的翅膀折翼?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兩會期間,曾用四個詞表明自己心中的“中國教育夢”: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終身學習、人人成才。

  他說:“我們教育的孩子應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成為能夠適應21世紀世界發展潮流需要的有用人才。”

  中國夢的實現仰仗教育的騰飛,在實現教育夢的征程中,減負,無疑是件好事。給孩子多一點時間、多一點空間,讓他們身心自由地徜徉在自己的世界,傾聽內心的聲音,找到自己真正喜愛的東西,並為之奮斗。讓每一個孩子都懷揣夢想,勇敢前行。若如此,減負,善莫大焉。(尹曉燕)

(來源:工人日報)

(責任編輯:許博、林露)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