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黨網·時政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觀點
訪談
國際
軍事
港澳
台灣
視頻
圖片
教育
房產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教育
首頁
|
滾動
|
原創
|
高考
|
留學
|
嬰幼兒
|
中小學
|
大學
|
職業教育
即時新聞
高考臨近 送考生一份應試小貼士
北京理工大學:挖掘老科學家留下的學風“寶藏”
虛擬仿真實驗:為現實教學所不能為、不敢為、不好為
讓法治助力家庭教育責任落實(金台銳評)
他們以“揭榜挂帥”作賀禮給學校慶生
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上(思想縱橫)
復旦物理系:進寢室 融學術 黨建扎根教學科研
更多青年逐夢灣區(新時代新作為)
“磁石效應”匯聚人才(新時代新作為)
福州:筑“巢”引“鳳”來
人民網
>>
教育
>>
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團隊實現常壓下二氧化碳加氫制長鏈烯烴
2022-05-16
照亮夢想,做大山深處的微光
2022-05-16
3萬殘疾人應屆畢業生享“一人一檔一策”就業服務
2022-05-16
高原支醫,傾情守護牧民健康
2022-05-16
拼盡全力,案件物証“開口說話”
2022-05-16
情系祖國 矢志完成夢想“拼圖”
2022-05-16
教育部語信司與首都師范大學開展聯學聯建主題黨日活動
2022-05-14
倡導申報獎勵誠信行為:中科院提出7條誠信提醒
2022-05-14
就業觀察:畢業人數創新高 全力以赴迎“大考”
2022-05-14
國辦印發通知: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
2022-05-14
對標湖南優勢產業鏈 湘潭大學發布183項科研成果
2022-05-12
東南大學:一部舞台劇搭起傳承報國之志的“橋”
2022-05-12
蘇州職大應對疫情 開展多樣化線上教學
2022-05-12
產教融合培養研究生 怎樣才能讓學校、企業“動真格”
2022-05-12
浙江樹人學院全員核酸檢測 學校黨委書記帶領百名黨員干部化身“大白”
2022-05-12
2022屆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周啟動
2022-05-11
教授進企業當科特派 河北探索產學研合作新路
2022-05-11
為科技發展種下向善的種子
2022-05-10
加快推進高校科技倫理教育
2022-05-10
青春,在一線綻放芳華——“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速寫
2022-05-10
“合適”的專業精准匹配“適合”的學生
2022-05-10
江蘇理工學院:高校智庫獻計鄉村振興
2022-05-10
為中西部農村定向培養 國家招收免費醫學生5918人
2022-05-10
上海推出多項舉措促高校畢業生就業
2022-05-09
雲南農大:“農民院士大講堂”引爆學子熱情
2022-05-09
河北:“十四五”將培養培訓高技能人才超10萬
2022-05-09
他們的“五四”在珠峰度過
2022-05-05
是良師更是益友——大連民族大學班導師工作紀實
2022-05-05
校園詩會迎“五四”
2022-05-04
有夢的青春會發光
2022-05-04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林蕙青
范海林
韓憲洲
林萬龍
王達品
劉銅華
許安國
張衛冬
鄭承軍
冉常建
張衛紅
蔡文浩
鄭偉強
宮 箭
陳傳偉
蘭大 南開 貿大 北工大 首師大
武大 哈工大 重大 大連理工
西交大 北師大 北航 電子科大
上海交大 中山大學 西北農林
同濟 華中大 東南大學
教育銳評
智能時代教育數據風險不容忽視
構建國家安全學學科體系重在“總體”
釋放“新八級工”的激勵效應
新發展階段,需要什麼樣的工程師隊伍
退出國際排名的背后 是對待排名的“平…
高校網絡思政工作要強化“育人”意識
“強基計劃”在人才培養上應該突出什麼?
讓職業教育真正“香起來”“熱起來”
當“居家辦公”碰上“線上授課”
本網原創
北京教育系統聯絡員進駐高校 沖鋒在疫…
教育部部署各地深入開展“2022高考…
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地質技能競賽舉辦 首…
教育部:職教全面深化產教融合 校企合…
教育部:開展職業教育教師隊伍能力提升…
數讀廣東職教發展十年:累計投入448…
教育部:職教10年升級和補充專業10…
教育部: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要做到五個…
教育部:全國職校專任教師達129萬人…
北京教育系統干部下沉社區 攜手共筑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