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黨網·時政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觀點
訪談
國際
軍事
大灣區
台灣
視頻
圖片
教育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教育
首頁
|
滾動
|
原創
|
思政
|
高考
|
留學
|
嬰幼兒
|
中小學
|
大學
|
職業教育
|
人民日報寫作課
即時新聞
金力:推動人工智能時代創新型大學的范式轉變
楊賢金:以系統性變革打造面向未來的新型教育生態
每日一聞丨依山賞村韻 古厝載鄉情
每日一句丨更遠大的目標還擺在我們前面
每日一題丨孩子不想上學怎麼辦?
2026屆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270萬人
任少波:構建新生態系統 協同創新服務強國建設
科研團隊為稀土穿上“能量轉換外衣”
管培俊: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 推動智能時代高等教育變革
教育部“金秋啟航”校園招聘暨京津冀地區2026屆高校畢業生招聘會舉行
人民網
>>
教育
>>
大學
第二屆全國高校數智思政學術研討會舉辦
2025-10-22
中國教師博物館:在這裡,教育家精神可感可及
2025-10-22
我科學家為根除幽門螺杆菌提供新方案
2025-10-22
建好“專家小院”,帶動“農家大院”
2025-10-22
微生物學正成為創新策源地
2025-10-22
張伯禮院士嚴正聲明:將報案處理!
2025-10-22
2025·雲南第三屆中國民族音樂傳承周在昆明開幕
2025-10-21
遼寧工業大學:藝術讓思政課更有魅力
2025-10-21
“工匠之師”如何鍛造
2025-10-21
中南民族大學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書寫民族高校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2025-10-21
學分“減”了,人才培養該“加”些什麼
2025-10-21
深切的共鳴,跨越時間與山河
2025-10-21
科學家實現從赤泥中高效環保提取鐵
2025-10-21
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在這裡開啟一場文化探索之旅
2025-10-21
江蘇科技大學:產教融合 興船報國
2025-10-21
北理工打造“理論開放麥”讓黨的創新理論“聲”入青年心
2025-10-20
深地能源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在京成立
2025-10-20
我科學家發現史前長江流域父系家族結構及其南北交融史
2025-10-20
厚植情懷 精准服務 引導學子擎旗奮進建功西部
2025-10-20
將大學科研優勢轉化為國家戰略競爭力
2025-10-20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5)收官
2025-10-20
大學裡,如何自主學習
2025-10-20
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展現更大作為
2025-10-20
四川大學博物館:植根教學科研 服務社會大眾
2025-10-20
我科學家揭示大腦高效傳遞信息的奧秘
2025-10-20
青春與家國同頻!這堂思政大課讓紅色基因融入青年血脈
2025-10-17
世界涉農高校校長論壇舉辦
2025-10-17
首都高校原創舞劇《運》在埃及上演
2025-10-17
山東大學博物館:講述文物故事 賡續齊魯文脈
2025-10-17
在創新中成長 在奮斗中出彩
2025-10-17
上一頁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教育銳評
豐富人才資源,厚植發展優勢(評論員…
提升科創能力,彰顯高校使命擔當
激發創新創造的青春力量
優化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環境
科技教育需“加強” 但不能“增負”
數字化賦能縣域高中振興
把為教師減負落到實處
兒童劇呼喚高品質(縱橫)
以紅色薪火照亮青春征程
本網原創
金力:推動人工智能時代創新型大學的范…
楊賢金:以系統性變革打造面向未來的新…
每日一聞丨依山賞村韻 古厝載鄉情
每日一句丨更遠大的目標還擺在我們前面
每日一題丨孩子不想上學怎麼辦?
2026屆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2…
任少波:構建新生態系統 協同創新服務…
管培俊: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 推動智能…
劉昌勝任重慶大學校長
李海任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