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数据水分大,突击应对普遍 学生体质测验应付差事?

2014年11月06日07:49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数据水分大,突击应对普遍 学生体质测验应付差事?

图片来源:网络

  今年暑假以来,重庆师范大学2012级学生小郝就和同学们开始了一段备受煎熬的时光,因为她所在的重庆师范大学2012级本科全体学生,被教育部抽中参加今年的全国学生体质测试。这和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质测试完全不同,不仅没有冒名顶替的可能,而且没有补考。更重要的是,抽测的成绩代表着全校学生的体质测试水平。小郝与同学们既要为自己而“战”,更肩负着为学校争光的重任,从此,跑步就成了小郝与同学们每日的必修课,直到日益临近的抽测时刻。

  回想今年暑假前,辅导员告诉小郝和同学们将参加体质抽测的消息时,小郝曾表示,“那真是一种彩票中大奖的感觉,”但同学们很快就开始吐槽、惶恐,正如辅导员所说,“这次体测非常严格,采用指纹计分,所以,你们别想找人代跑。这个暑假,大家都好好锻炼身体,这次体测没有补考,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随后,同学们便开始商议锻炼计划。

  小郝向记者表示,有的同学以前从不锻炼,在得知要参加体质抽测后,每个晚上都要跑5圈;还有的同学每天苦练仰卧起坐。但也有的同学为此感到痛苦不已,想通过开医院证明免测,也有同学对长跑心生畏惧,根本就坚持不了几天。

  不管怎样,大家都抱定一个想法,等参加完抽测就万事大吉,小郝相信,“应该没有几个同学还会在抽测完成后能继续锻炼。”

  至于学校,小郝和同学们都觉得,学校最紧张的就是抽测的成绩,才不会关心学生到底是怎样度过这几个月,以及未来是否还会坚持锻炼。

  体质测试作为教育部督促学生和学校重视体育锻炼的一项重要举措,却在具体执行时显现出一阵风式的弊端,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近日向记者表示,“学校和学生往往是测试前突击应对,然后一测了事。”

  体质测试的目的,不是让学校和学生为了测试而测试,更重要的,还是希望通过测试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但在王宗平看来,现实却是绝大多数学校和学生都是为了测试而测试。

  “学校要的就是一个测试结果,真正关心学生能否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少之又少 。”王宗平表示,这一点,从学校上报的学生体质测试结果与教育部抽测的结果往往有很大差距,就能看得出来。

  依照教育部的规定,全国的大中小学校每年都要在十月底完成本校的学生体质测试并上报数据,教育部将组织第三方在11月对全国的学校进行学生体质抽测。作为江苏省的体育教育专家,王宗平对基层的学生体质测试工作进行了长期调研。他发现,学校自主上报的学生体质测试数据与抽测数据往往有很大出入,相关的统计数据印证了他的看法。王宗平表示:“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全国被抽测的学校中,有一半左右学校上报的数据与抽测数据的吻合度不到50%,好的学校,两个数据的吻合度能到70%,差的学校,吻合度只有20%~30%。”

  “可以看出,由学校自主上报的学生体质测试数据实际上有很多水分,这说明,很多学校并没有真正重视学生体质测试,更没有认识到学生体质测试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得出一个数据,而是为了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教育部委托第三方进行的全国学生体质抽测比例不到1.5%,由于被抽测的可能性比较小,也让学校在自主上报学生体质测试数据时,可以放心大胆地作假,有的学校甚至直接修改测试数据,有的学校则在测试中对学生的作弊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于学校的体质测试数据与校长的评优挂钩,王宗平认为,这也让很多学校不可能让上报的学生体质测试数据很难看。

  学生体质测试的数据如果流于形式,通过体质测试这一强制手段督促学校重视体育工作、促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就很难实现。所以,就会出现像重庆师范大学的小郝与她的同学那样对被抽中参加全国体质测试时的惶恐,为准备参加抽测而进行突击锻炼的煎熬,和完成测试后立刻想与体育锻炼说再见的决绝。

  只有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让他们真正重视体育运动。作为基层体育教师,厦门理工学院体育教师方奇已经明显感受到,改变学校体育的弱势地位,需要有一个系统工程,仅靠像体质测试这样的方法是难以奏效的。

  “我的想法是,让学校和学生不仅仅感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对体育的重视,还要让他们感受到整个社会对体育的重视。正如用人单位很看重学生的四六级英语成绩,学生无需动员,都会主动去学英语、考英语一样。如果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有体育运动这一条,比如,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有所要求,那么,学生在校期间肯定会重视体育锻炼。”

  方奇表示:“就对学生的影响而言,社会导向往往比教育主管部门的单方面措施更有效。”

  身体是本钱,中国的用人单位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这完全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要求。如果社会导向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要求发生转变,学校和学生对体育的重视就不会再是一句空话,也不会再让教育主管部门的学校体育政策在落实时走样。

(来源:中国青年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