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教师踏上从教岗位之前,都要通过教师资格考试,都要经过一系列的笔试和面试。在考试中,也许笔试关容易过,但面试关未必轻松如愿。笔者参加过多次新教师招聘工作,觉得在面试环节应该注意这样几点:
第一,镇静。无论是谁,只要涉及到考试与选拔,心情多少都有点儿紧张,这很正常。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紧张有利于激发自身潜能,发挥最佳水平。但是倘若高度紧张或者一直处于手忙脚乱状态,试想,这样还能有助于你的考试吗?我想即便是兴奋与激动也会影响你的正常发挥。在每次面试中,我发现总有几位考生紧张得有点过头,这样自然会影响其最后的成绩。实际上他的综合素质并不差,但是过度紧张就会慌乱,一乱就会失去分寸。因此,面试时一定要通过深呼吸等方式尽快让自己平静下来,以一种镇静的心态参加完面试全过程,若如此即便不是最好,但绝对不可能最坏。
第二,自信。人们常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确,优秀的人才很多,这一点必须承认。但当你已经通过层层选拔站在面试台上时,你就不能老是有对手比我优秀,我肯定不行之类的想法。此时,“自信”哪怕来一点“自负”都显得很有必要,都会对你的面试有帮助,反之任何摇头叹息之类的举动都无助自己的面试。换句话说,你连自己都不自信,还指望别人来欣赏你,看中你,那无疑是一句空话。请记住,一旦走进考场,你应该做的就是全身心专注考试,尽最大可能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评委。
第三,清晰。在面试中我发现有的考生紧张得说话语无伦次,思路不清晰,语言重复明显。相反,有的考生说话则相对流畅,甚至抑扬顿挫,语言表达也较恰当。两相比较自然影响最后得分。因此,我觉得无论是上课、说课还是答辩,必须牢牢记住,思路一定要清晰,尤其是答辩环节,也许你对拿到的这个题目不熟悉,无从下手,也许你看到题目后,觉得想说的话很多,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你最需要做的就是迅速在脑海中划定一个回答提纲,即思考问题的维度,类似内因、外因;学校、家庭、社会、个体;理性、感性;理想、实践等方面,至少要确定几个关键词,切不可东一槌子西一榔头。让人听后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其实,答不全没有关系,但必须言之有理。很多答辩题本身并没有标准答案,主要就是想考查你的应变能力与知识积累。此时清晰的思路必然会给评委留下深刻的印象。无论何时,切记不能乱了阵脚。
第四,扬长避短。我们每个人都是优点与不足的统一体。但在特定时候,就要学会规避,朝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努力。既然是上课与答辩,板书不可缺,说话少不了。但是,不少考生恰恰忽略了自身的不足与优势,如有的人粉笔字实在不好看,却大写特写,甚至随意板书一通,既没有条理,更谈不上美感;而有的人字写得很不错,苍劲有力,遗憾的是板书很少,也没有得到充分展示。有的人普通话欠缺,却大说特说;有的嗓音很有磁性,却没有把握好火候。如此种种,给人的感觉是长处没有得到很好发挥,不足却展露无遗。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我觉得在面试时一定要学会规避,即把自己的优势在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展示,将自身的不足尽可能加以回避,实在回避不了,也要想方设法把不利影响降至最低限度。
第五,礼节。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当你连招呼都不打一声,毫无礼节性地走进考场,站在讲台上,直奔主题,甚至目空一切,自顾自地讲,结束时也是一脸孤傲,扬长而去,完全不把台下的观众与评委放在眼里。的确,也许你并没有做错什么。但试想,如此举动与表现,你会给人留下怎样的印象?殊不知,没有谁天生下来就亏欠你,生活本身也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因此,我觉得,面试时还是要有一些适当性的礼节。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当然,过分的礼节也不可取,有时也会适得其反。细节决定成败,这样说也许有点过分,但不能说没有道理。
诚然,通过面试很不容易,但是考场如战场,有时很残酷,就得拼出一切搏一下。面试是一种挑战,是一种展示,也是一门学问。在那么短短的特定时间里,你怎样才能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尽情展示,赢得评委们的青睐?不是不可能,关键看你怎么做。我想只有你真的重视它,甚至研究它,而且掌握了一些必备的应试技巧,你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教研室)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