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57.6%受访大学生认为校方不太重视学生意见

2014年02月11日07:26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57.6%受访大学生认为校方不太重视学生意见

  后勤服务、课堂教学和课程设置是大学生最关心的三大问题

  紫薯粥颜色不对、公共浴室水太烫、景观塑像上的灰太多……这些五花八门的问题不仅出现在中国农业大学的“校园信箱”里,还得到了校长柯炳生的耐心回复,其认真的态度受到网友赞赏。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爱调研旗下“问卷网”进行的一项对3034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42.8%的受访者曾给校长信箱写过信。在受访者看来,要促进学生和学校的积极沟通,最重要的是“校方重视学生呼声,认真回复”(68.3%)和“校方鼓励学生质疑和发声”(55.0%)。

  后勤服务、课堂教学和课程设置成为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

  调查显示, 59.3%的被访者曾向校方反映或咨询过问题。他们对“后勤服务”(45.6%)、“课堂教学”(42.4%)、“课程设置”(41.2%)三项内容的关注度最高。“宿舍管理”(39.6%)、“师资质量”(37.8%)、“校园环境”(29.6%)、“行政问题”(23.3%)、“学术不端”(20.7%)等问题也被提及。

  “我觉得校长信箱挺方便挺有效。”清华大学研三学生赵新羽(化名)有一次发现教室里的椅子虽然刚换新的,却摇摇晃晃,坐着非常不舒服。“我下午1点半给校长信箱写信提出了这个问题,并注明地点。3点多就收到校长信箱的回复。随后,物业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就跟我确认,周末会有厂家来人更换出问题的椅子。”

  赵新羽表示,在学校里遇到后勤问题给校长信箱写信已成为同学们的一种习惯,“我宿舍一哥们连着几个星期给校长信箱写信,提出学生公寓乱停车存在安全隐患,现在公寓楼下都立了警示牌,也安置了路障。”

  提到校长信箱,西南一所高校的大四学生杨辛成(化名)的态度很积极。他不仅反映过选课系统总出现错误弹窗问题、食堂饭菜糟糕问题,而且投诉过学校体育馆里态度恶劣、辱骂同学的管理员。后来微博流行后,他注册了几个“马甲”,专门给学校领导微博发私信,“有人觉得我过于认真,但问题没有解决,影响的不仅是我一个人。为大家发声,我很有底气。”

  “对于学生反映的具体问题,我们阅读邮件之后会直接联系具体部门协调解决,当天就给学生回复。”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些涉及部门专业或者是规定的,我们会要求相关部门一把手3天内答复。如果是一些特别好的建议或者有代表性的群体问题,我们也会直接转送给校领导。”

  在这位负责人看来,校长信箱的设置一方面方便了师生,有问题可以直接发信;另一方面也督促相关单位对号入座,领走问题迅速解决。“通过校长信箱,学校能更准确地了解学生们的需求和期望。”在哈工大校办出具的近一年来同学们发至校长信箱的建议清单中,小到篮球场管理等细节,大至校区规划、课程改革等问题均有涉及。

  学校的认真回复会让学生感到尊重

  调查发现,反映问题后,有43.1%的受访大学生收到过反馈。40.6%的大学生认为校长信箱等渠道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有57.6%的大学生觉得学校管理者不太重视学生的意见。

  中国农业大学大四学生周瑶(化名)介绍,同学们不仅可以给校长信箱发信,还能对回复进行满意度评价。“只要提交问题是实名的,学校的相关部门一般都会加以回复。”不过,周瑶觉得校长信箱只能解决一些食堂卫生之类的生活问题,遇到像“增加校车数量、增设考研自习室”等这些需要对话的“大议题”则显得乏力,学校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对话机制。“大家其实更关心校方能否展现出平等对话、认真处理的态度。”

  北京师范大学大三学生李效勇(化名)给校长信箱写过很多信,最后都石沉大海。“有时还不如直接去办公室找人,而且引发一场讨论可能比一个说法更有意义。”2012年5月,针对有人提出的校内水果店价格质量问题,他走访了七八所高校的水果店,并将调查实录和解决方案等贴在了校内论坛上。当时,这篇2000字的帖子浏览逾万人次,在400多条回复中,多数人认为他确实反映了同学们的呼声。“我的初衷是希望合理的提议引起更大的关注,这样才能进一步促成解决问题。而且,公开的讨论会让更多人敢于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虽然学校对此并未表态,但去年有几家新的水果店入驻学校。

  重庆大学的林浩(化名)直言对校长信箱并不信任。他听说有的同学写信投诉辅导员,结果在开年级大会时被提醒说“反映事情不要越级,对学院影响不好。”在他看来,学校里的很多机构各管一处,“不作为的话就已经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了,如果还有言语威胁,谁还愿意说话?”

  林浩发现,“重庆大学”和“重庆大学新闻网”的微博开通后,解决问题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很多人还会直接@管行政的副校长和学校机构,多元化的平台,让学校可以听到更多声音。”

  调查中,受访者表示“校长微博”(48.3%)、“校长信箱”(47.7%)、“校长接待日”(35.1%)、“校长走访学生宿舍”(23.9%)是他们喜欢的沟通方式。

  “学校的认真回复会让学生感到尊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大四学生汤朝莹不久前给校长朱崇实写了封信。起因在于校方考虑用电安全,在两栋女生宿舍试点安装了恶性负载识别器,当使用没有防过热保护的电吹风、电热毯等大功率电器时,系统会自动跳闸。“女生身体不适时,洗头后只能用冷风吹头发,会加剧头痛。同学和宿管阿姨也觉得条例不合理。”她据此写信申明新规定影响了正常生活。

  “没想到第二天辅导员就给我打电话说,校长派学生处处长邀请我一起到食堂吃午饭。”汤朝莹介绍,在午饭时,技术人员详解了设备的原理和初衷,最后达成了在每层楼安装可以用热风的插座,兼顾安全和需求的统一意见。“在这个过程中,我切实感受到学校是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的。”她说学校还有校长早餐会这样的沟通形式,“听同学说面对面感觉很亲切,而且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很有用。”

  如何促成学生和校方的积极沟通?受访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校方重视学生的呼声,认真回复”(68.3%)和“校方鼓励学生质疑和发声”(55.0%)。另外,“校方定期征求学生意见,了解学生诉求”(37.1%)、“学生团体多组织和校方对话活动”(36.3%)、“举行例行早餐会”(30.0%)等也是有效措施。(者 孙震 实习生 倘凌越 郑静宜)

(来源:中国青年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