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记忆,穿越岁月风尘而历久弥新;一段岁月,趟过历史长河而亘古不变;一种习俗,经过大浪淘沙而熠熠生辉……在豫东平原上的一些农村里,迄今还保持着数千年传统的春节习俗,年三十的夜里,人们往往通宵不眠,或者只睡三四个小时,只为年初一凌晨时分,燃放鞭炮驱赶瘟神恶鬼;而年初一的早上,往往天未亮时,辈分低的便会结成群,挨个向年长者串门拜年,欢声笑语伴随着袅袅炊烟,从各个村落里冉冉升起……
春节,对于豫东的儿女而言,不仅是家人团圆,还是与儿时玩伴、亲朋好友的团聚。我所在的那个村,虽然有近百户人家,但相互之间如同一个大家庭,更是从高到低排出了数代的辈分。
早在春节前十几天,我就订了大年初一最早的一班机。按照计划,飞机8时起飞,10时就能到郑州。从郑州到我豫东的老家虽然有200多公里,但全程都有高速,所以,大年初一下午1时前,就能赶到家团圆了!
除夕中午,放鞭炮吃饺子。可不是自家吃自家的饺子,而是晚辈要端着自家做好的饺子,送给长辈。据说,当年村里很穷很穷,过年很难吃上饺子,送饺子是晚辈向长辈表孝心的一种方式,就延续至今了。
过年最为重要的一项习俗就是放鞭炮。放完鞭炮时,往往才凌晨三四时,这个时候就不能睡了,各家各户要点上长明灯。家中的不管大灯小灯,都要打开,而且还要点上拜神的蜡烛,由于要一直点到天亮,所以各家各户的蜡烛都非常大,有的甚至有半米高。据说是鞭炮驱走瘟神恶鬼后,家中有灯光,瘟神恶鬼就不敢再回来了。
年初一日出前,同一辈分的人开始三五成群,挨家挨户向高一辈分的人拜年了。初二起,便开始串亲戚了。按照老家的习俗,初二要到岳父家探亲,最迟初三或初四可以给岳父母拜年。由于要迎接姑爷,初二就要“开锅”,也就是“开年饭”(豫东的习俗是初一不能吃荤,必须吃素),是新年伊始最隆重的一顿。
豫东人好面子,不管有多少人就餐,一般至少要先上8个凉菜,是为“下酒菜”。男人们开始上席而坐,互相划拳敬酒,等到酒过三巡后,开始陆续上热菜,热菜一般也要4个以上。
迄今为止,豫东仍然保持着一个陋习。在宴客过程中,女人是不能入席的,只有男人才能入席就餐。女眷一般是另开一个小桌子,弄些下饭菜即可。现在,这一陋习在慢慢改变,有些家庭开始允许女眷入席。文/记者 王飞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