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罕见的世界:不害怕等待,只怕没有希望的等待

2013年12月18日07:10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罕见的世界:不害怕等待,只怕没有希望的等待

郭云在 重症肌无力

晚上,郭云在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散步,孩子送给她一朵小花。王中杰摄

  小嘉璐,尼曼匹克C型患者。她每天癫痫多次,手脚畸形,1岁的表弟爬上床和她玩。梁莹菲摄

  李蒲悦,4岁,患有MMA(甲基丙二酸血症或甲基丙二酸尿症)。妈妈把药片混在饭中,让她进食。胡令丰摄

韩硕 戈谢病

王晓莉 肺淋巴管肌瘤病(LAM)

宋杰 肢端肥大症

王瀚林 苯丙酮尿症(PKU)

濮阳希刚 生长激素缺乏症(GHD)

庞敏仪(妞妞) 结节性硬化症(TSC)

  我们每个人都会遭遇疾病,不同的是,现在或者未来。一旦遭遇了疾病,人们才开始思考健康对于人们的意义。

  人们往往习惯性地去理解疾病和痛苦本身,却忽略了痛苦背后的人们。对于罕见病病友和家庭来说,疾病所带来的生活状况的改变,才是他们真正无法面对的。

  疾病是联结身体、自我和社会的无形网络的具体表现,患有某种罕见病,并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某个生理功能的异常,而应该把它放在社会层面去探讨,因为病友的心理和社会环境出现了变化。这种变化又恰恰是人们无法理解,甚至无法言说的。

  孤独,是疾病带给我们最先的副作用。这种孤独感存在于众人围绕的周遭,是内心所感受到的无助和迷茫。

  疾病除了症状,也常常被赋予文化层面的解读,白化症、卡尔曼、白塞氏症、苯丙酮尿症、结节性硬化症、肢端肥大症等罕见病的病友就会面临歧视和排斥,家庭成员也常被视为不吉利或感羞耻,甚至背负道德指责。

  “罕·见的世界”罕见病家庭纪实摄影展是罕见病发展中心(CORD)于2013年8月发起的项目,一批摄影师历时3个月走进20个罕见病家庭跟踪记录,希望通过镜头向人们展现一个个更加饱满细腻的个体,以及病友和家庭在面对疾病时的勇气和信念。

  他们并不害怕死亡,只是留恋这个生命的美好。

  他们并不害怕等待,只是害怕没有希望的等待。

  12月起,摄影展将在全国巡回展览。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