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确实是这样,我们知道考研,艺术类的30分过线,但是有的学文学了,可能考50多,还有自主招生的,英语不到60分,连复试的资格都没有。对于这一类同学而言,现在大家要做的事情就是把目光集中在真题上,如果你对自己要求很高,实际上现在已经到了9月份了,各位同学单词其实已经刷完了,基础知识从语法角度来看大家问题也不大,大家最大的感觉就是这个题,文章读得特别懂,一做就错了,还很很怪,为什么这个对,为什么那个错,大家永远别问凭什么我的不对,你去问凭什么他的对,当你问自己凭什么我这个不对的时候,你这个劲总是和命题人反着来,当你去问凭什么他的对,等于你把你的思路和那些命题人的思路靠在一起了,然后你再去想,假设你是一个教考研阅读,或者教翻译,或者教写作的老师,你会如何告诉学生那几个凭什么对,那几个凭什么是错的,错在哪里,把自己从学生的水平,拔高到老师或者命题人的水平,从上往下看,再做一些假题或者稍微的模拟题,更多的可能调节考生的状态,现在尤其对于要求高分的同学,你们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把做过的真题拿过来看,为什么对了,为什么错了,尤其是为什么对了你想明白,很多同学不会,一看四个选项,两个排除掉了,剩下两个,看哪个哪个像,怎么办?蒙吧,蒙完一看对了,然后同学们就会以为人品,就是做题能力,人品和你做题能力没有什么关系,你不能说你扶老太太过马路,你做题就准了,同学们一定知道自己凭什么错了,还得知道自己怎么对了,说白了把做过的题弄透了,比你多做一些模拟题在这个时间段是更好用的。
主持人:做题要做明白题。您刚才也说了,我刚才还想问您说这个真题该怎么做,您回答了我这个问题。真题做完之后,可能刚开始也说了这个单词怎么记,真题怎么做,还有您刚才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信息点,今年附录二中增加了一些缩写,可能会有一些专业性的文章。我们对于考生来说该怎么准备这些文章呢?或者这一个讯号已经给出我们,我们要怎么样应对它?
李旭:第一,大家别紧张,每一年都这样,跑来几个专家,然后忽然说你看这一个信号,我们把这个信号无限放大,弄得人心慌慌,实际最后我们看到难度在增加这一点定了,但是并不意味着一定像大家想的这个事不可以处理了。我告诉你为什么难度会增加,因为考研是选拔类的考试,选拔类考试就意味着每一年一共就要这50万人,你有170万人考试,那我一定得有120万人不要,如果按照当前的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来看,我们预估在今年就业压力可能会更大,因为不光来自于现在就业机会不足够多,同时去年那帮没有找着工作的哥今年又回来了,还要和大家一起拼,导致本科生没办法,只能读硕士,去年170万人考研,今年可能200万人,但是今年如果硕士点还是保持50万或者50万多一点点,是不是比去年难考,必然带来考试难度增加,并不是试卷本身难度增加,而是社会整个大背景造成的。这个大家要清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