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家庭崩析:留守儿童面对的“二次伤害”

2013年09月13日13:22    来源:福建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家庭崩析:留守儿童面对的“二次伤害”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曾经婚姻关系较为稳定的农村出现了离婚率逐年攀升的趋势。记者从三明市民政局得知,近3年来,人口外流大县沙县、明溪等地的离婚人数不断增多,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外出务工或做小吃的农村家庭。与城市家庭不同的是,农村家庭父母离异特别是再婚后,孩子往往成为双方都不想要的“包袱”、被迫与祖辈生活的“孤儿”,这给留守孩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二次伤害”。

  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与2005年时的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5年间增加了约242万。其中,单亲留守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有学者研究指出,农民外出务工对农村离婚率有显著影响。

  留守孩,在孤独中成长

  9日上午,记者来到沙县富口镇初级中学,全校320个学生,将近40%都是留守儿童。校长范宗方介绍说,近几年来,富口的离婚现象确实多起来了。在校的留守儿童里,至少有数十人来自父母离异的家庭。

  今年上8年级的国强(化名)来自通门村,今年14岁,在他2岁的时候,母亲因与父亲感情不和离开了家,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后在尤溪重组了家庭。从此,国强跟着奶奶相依为命。上中学后,奶奶在镇里租了一间破旧的民房,国强成了走读生。

  “都不记得爸爸、妈妈长什么样子,大家都说我长得像爸爸。前年,伯伯带我去看过他一次。”在放学的路上,国强同记者说道,有人告诉他,妈妈现在在浦城,有时也想去见她。

  刚走进国强家时,国强的奶奶正在几乎露天的土灶上做饭,她今年已经66岁了,基本没有经济来源。“100块、200块……全靠在河南做小吃的大儿子和女儿寄点钱回来,一年年就这样养大了国强。”老人含着眼泪说。如今,老人最大的希望就是国强好好学习,快点长大。

  国强的同班同学小军(化名)是洋花坑村人,父母也离异多年了,小军跟了父亲,双胞胎妹妹则和母亲远走他乡。如今,母亲在龙岩有了新家,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平时他只好留校住宿。

  小军看上去更内向。“没有怪过妈妈,有时候会很想她,这事只和班主任讲过。”提起妈妈,小军的说话声音更小了。

  下午,我们来到富口镇隔壁的夏茂镇第二中心小学采访。夏茂是沙县小吃的发源地之一,大量人口在外地经营小吃。在二小,留守儿童的比例更是高达70%。在校办公室,记者看到一本厚厚的特殊生档案,数量最为庞大是来自破裂家庭的留守孩。

  “在这里,母亲出走的情况很多,很多父母离异后父亲重组家庭,有了新的孩子。”二小的校长周丽婷告诉记者,甚至有些孩子经历了“单亲—重组—又单亲”的状况。这类留守儿童往往心理脆弱,在班级活动里不善于表现自己,不大合群;有的则比较调皮,其实只是希望通过一些特殊的行为来获得人们的关注。

  开家长会,像过重阳节

  周丽婷说,二小的课业负担不算重,大多数的学生基本功课都不会落得很远。只有英语一门,单亲留守孩以及以祖辈为监护人的留守孩因为在家里没有人监督背诵,和监护人交流也更少,会差一些。

  “每个学期,我们至少都会开几次家长会,和家长沟通孩子的情况,但走进开会的教室,不明白的人真以为是在老人院里过重阳节。”周丽婷无奈地说,“作为实际监护人的爷爷奶奶们很多连普通话都听不懂,电话也时常打不通。”

  这些由祖辈们照看的留守孩,在校外的生活实际上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考虑到这些特殊家庭的实际情况,老师们无法向家长要求更多;在学校的亲情电话室里,在外打工的家长们也往往只是空泛地对孩子说一句:好好念书,听爷爷、奶奶和老师的话!

  但实际情况是,“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住孩子,只能照料吃穿住。因此,到了周末和假期,我们最担心这些孩子的安全。”三年(2)班的班主任罗松娣告诉记者。

  据富口中学政教处主任林金盛介绍,根据每个学期初的注册情况摸底,来自单亲家庭的留守孩整体基础较弱。这些孩子智商其实都没有任何问题,原因就出在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专注度都有所欠缺。

  “国强性格还挺开朗,但是上课不认真,基础很差;小军很敏感,本来基础还好,但近期成绩呈下降趋势。”两人的班主任老师张宝华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她很担心国强成绩上不去,初中一毕业就失学了,甚至误入歧途。目前,张老师正在帮助国强补习基础课,希望他毕业后至少能考上技校,学得一技之长。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对于留守儿童的工作做了很多,包括建立档案、结对帮扶、心理咨询等。因为种种原因,很难把对这部分特殊群体的心理帮助纳入教师们的常态工作中。

  “确实,这部分孩子家庭情况更特殊,心理更敏感,作为老师,我们也想尽力地教育和帮助他们,但有时候往往是力不从心。”范宗方说。

  记者点评

  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增多、家庭离婚率持续走高,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产生的“附属品”。眼下,农村家庭功能弱化、家庭关系崩析带来的负面效应刚刚显现,首当其冲的是下一代的成长受到了不利影响。在农村,因为父母均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本来就很突出;一旦父母离婚,这些留守儿童还将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或者被迫与祖辈生活的“孤儿”,这种情况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更为惨痛,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教育乃至整个人生的走向。为此,记者呼吁,在外务工的父母们应当谨慎对待自己的婚姻行为,同时尽力对孩子担负起法定的责任;专业社工人员则应引导社会各界给予这部分孩子特别的关爱、教育和帮扶。(记者 陈亮 通讯员 余福 肖首州)

(来源:福建日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