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亲子育儿:和孩子一起在生活和阅读中识字 图【2】

2013年08月30日10:21    来源:文汇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亲子育儿:和孩子一起在生活和阅读中识字 图

  认识字是为了阅读

  在用词组识字法教孩子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之后,我们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这里所说的阅读,是指爸妈将阅读的内容(通常是幼儿杂志或是故事书)放在桌上,与孩子一起读某一个故事,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找出自己认识的那些字。这些字有可能是他已经认识的那些词组或是词组中的某一个字,这样,其实就是在训练他将那些已认识的词组中的每一个单个的词独立出来,孩子找到的认识的字越多,他便会越有信心也越有兴趣去识字。

  每天晚上用这样的方法引导孩子读一篇这样的故事,不必多,就选一篇,类似于我们学英语时的“精读”,让孩子在读的过程中识字,弄懂每句话的含义。建议起初在选择篇目时,可选那些曾经多次给孩子读过的故事,也就是孩子已经熟悉其情节、对白的“熟故事”,这样,他可以通过上下文的意思来猜测某一个字是什么字,是什么意思。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猜测某一个字的读音及意思,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本领,对孩子日后独立阅读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用这个方法使孩子不断地在一定的情节、语境中复习他认得的字,比独立地教他识字要好,因为这样不枯燥,孩子感到的压力小,他有“安全感”,“安全感”对孩子识字也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要拿一些刚学过的比较复杂的字去难孩子,考孩子,如果孩子一时记不得某个词了,提示他想一想,想不出来便告诉他,顺便再讲一讲这个词的意思就可以了。重复,耐心地重复,才是教孩子识字的正确态度。

  阅读增加识字量

  孩子认识的字越来越多,接下去该怎么做呢?特别是当孩子已经进入小学学习了,他会在课堂上识字、写字,家长该如何做呢?

  其实,在孩子进入小学学习之后,可能大部分的家长会认为,教孩子识字,就是学校与老师的事儿了。其实不然,家长还是有很多重要的事可以做的。其中一点就是帮助孩子增加识字量,丰富他的语言。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读书。

  先从读注音读物开始。注音读物,就是那种注上拼音的书籍,但值得一提的是,读注音读物这个过程一定要短,顶多给他读上几个月,马上转向读没有拼音注音的书。因为拼音只是工具,帮助我们读准一个词的发音,帮助我们进行文字输入,帮助我们查字典以认识原本不认得的字……但是拼音不是真正的中国文字,孩子的阅读不能长时间地停留在读注音读物上,这样会妨碍他认识更多的字,不利于他今后进行真正的阅读,也不利于他思维的发展。而且,注音读物多半语言比较浅显简单,常常将一些名著进行简写或改写,语言刻意简化,失去很多韵味,多读无益。但孩子读非注音的书籍一定会感到一定的困难:书中有好多不认识的字,这怎么办?

  这就需要家长的帮助了。在读书时,你坐下来,你也选一本自己想读的书,与孩子一起读书。这里所说的“一起”有两重截然相反的意义,一重意义是:爸妈跟孩子一起读书;第二重意义是:孩子读孩子的,爸妈读爸妈的,也就是说,孩子与家长所做的事是一样的,都在读书,但读的内容是独立的。跟孩子说明,在读书的过程中,如果发现生字生词,随时可以向爸妈求助,我们就在这里,随时为你解决难题。

  让孩子在独立阅读中识字,这比单独识字效果要好得多,因为这种状态下,孩子认识的字是有语境的,有上下文联系的,这不仅可以让孩子认得这些字,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了解这些字可以在什么情形下使用,怎么用,这是一种可意会而很难言传的感觉,这种感觉,教不会,只能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去摸索去找到。

  如果有条件,家长还可为孩子进行说文解词。比如,选择一个孩子不认识的词,写下来,让孩子看清这些字的笔划、结构,然后说一说词的来龙去脉,其中所含的典故,或是这个词是如何象形的等等,家长们可买一篇《说文解字》,按上面的内容给孩子讲词语。引经据典,说文解字,这种方法孩子特别感兴趣,像听故事一样,简直使他们着迷,他们能从中得到识字的大乐趣。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进行详细的说文解字,这样会打断他们的阅读。孩子在阅读时遇到生字,向家长求助,如果他能自己明白这个生字的意思,那我们就不要刻意地做解释,若是孩子提出疑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啊?我们可以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为他们做解释,如果这个词比较难理解,或是有多种不同的意思,可在他们这次阅读结束之后,可以找一个时间详细地为孩子说一说这个词。

  教孩子识字难不难?有一定难度,但并非难得不得了,最好的方法就是化难为简,增加其中的趣味性,千万不要为识字而识字,把识字的过程弄得呆板、机械,充满紧张感,别让孩子害怕识字,厌烦识字,这才是最重要的。耐心永远是法宝,还要多一重“有心”,随时发现生活中、孩子阅读中识字的契机,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增加词汇量。(杨筱艳 作者为儿童文学作家、英语教师)

(来源:文汇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