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1日电(邝西曦 吴晶)城镇化加速时代,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与发展已成为中国面临的新课题。有专家指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仍面临职业教育困境。
21日在京举行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与社会融入:问题、困境与对策”研讨会上,全国政协科教文卫办公室副主任张武军指出,2012年,全国农民工中年龄在21-30岁之间的占31.9%,“农民工二代”已成为该群体就业的主力军。但是,他们受教育程度低、经济收入少、身份认同感差,社会融入基本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根据学界普遍定义,新生代农民工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农民工。“一方面,他们在城市里长大,融入城市的意愿强烈;另一方面,现行的土地政策又使他们很难回到农村。”民革中央“三农”委员会副主任、民革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蔡永飞说。
“建立适合农民工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制机制,是实现农民工稳定就业和社会融入的前提。”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海淀分公司总经理朱良玉说,必须改革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在实现环境、身份、观念转变中健康成长,逐步融入城市、融入社会。
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校长林安杰指出,当前针对农民工培训的职业教育政策有一定局限,信息服务和指导体系也并不完善,造成部分职业学校的师资和教室资源浪费。此外,相关培训在时间灵活性和内容针对性上的欠缺,以及企业对农民工技能培训缺乏积极性等因素,也导致农民工面临耽误工时和增加经济负担的新难题。
针对这些问题,与会专家学者提出一些建议,如:向社会开放公立职业学校,鼓励职业技能教育课程进社区;加大新型产业的技能培训规模,加强工业经济开发区与农民工培训机构的合作;通过政府主导、企业承担、职业学校参与的模式,鼓励全社会力量参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
此次研讨会由人民政协报教育周刊、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农民工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举办。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