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整形”附表被取消
2009年,《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时,曾因“为与宋体字一致,对44个汉字字形作出调整”的规定引发争议。
当时对汉字“整形”制定了横变提、竖变撇、捺变点、竖弯钩变竖提和竖钩、横折钩去钩5类笔形规则,经调整后。很多常见字变形,比如“琴”字上左部最后一笔横变提,“衾”、“汆”等字下部件末笔捺变点,“亲”、“杀”等字下部件的竖钩变竖,“唇”、“蜃”等字由半包围结构改为上下结构等。很多人担心会改变书写习惯,影响用字便利,甚至影响学生学习、考试。
昨天公布的字表中,这份“整形”附表被取消。陈双新表示,字形调整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其实如果是调整也是仅仅针对电脑上的宋体字,日常的手写体和电脑上其他字体还是跟以前一样,对一般人的使用和认读几乎没有影响。
他认为,今后可能会对字形调整进行专门和系统的研究,这是计算机时代应该做的工作,这影响到计算机中汉字的属性标注。电脑需要把汉字的形、音、笔画数、笔顺、码位等信息都标注清楚,才能更便于处理各种用途的信息。
原有相关字表停止使用
依据国务院的规定,《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后,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应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原有相关字表停止使用。
字表一公布便引起热议,有网友认为,字表中不妨多加一些生僻字,这样,很多输入法都会依据“通用字表”进行更新,这样以后就会很方便。
据了解,该表还将根据语言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实际需要适时进行必要补充和调整。(任敏)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