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GEEK:作者是把蛾子看成蝴蝶了
“从违反昆虫的趋光性以及在无光源的环境中竟然能够进化出色彩斑斓的蝴蝶这简直就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无耻挑战一事来看出题老师的生物也是体育老师教的!”这句没有标点的话来自微博红人“@斯库里”。江苏高考作文材料公之于众后,微博红人、科学GEEK们都纷纷“参战”加入讨论的行列。
果壳网友“Ent”开帖“有栖息在山洞里的蝴蝶吗”专门进行了讨论,“正常情况下蝴蝶不会对山洞有什么爱好。蝴蝶绝大多数都是昼行性的(还有个别是晨昏行性),取食花蜜、树汁、腐败果实等,没有任何理由要往山洞里面跑。”部分爱“冬眠”的蝴蝶是个例外,“Ent”说,“蝴蝶会选取干燥而寒冷的地方冬眠。太潮湿的话,真菌感染可能会要了蝴蝶的命。太温暖的话,无法有效地降低代谢速率。”但作者实地考察的钟乳洞却有着较为特殊的地理环境,洞内湿度比较高,能够适合蝴蝶冬眠的地方寥寥无几。所以“Ent”下了结论:钟乳洞因为湿度原因本身确实不适合冬眠,而且钟乳洞的温度变化不大,到了春天这些蝴蝶也未必就能醒……飞几百米进洞似乎也深了点儿。至少它是可能性不为零的。“但如果让我打赌的话,我还是赌作者是把蛾子看成蝴蝶了。”
作者回应:结伴去探险者都不是专业人士
漆宇勤也从不同渠道看到了网友的质疑。他通过扬子晚报进行回应称,“我们不是专业学生物的,也没办法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他说,自己和结伴探险的伙伴们都不是专业人士,对于蝴蝶还是蛾子的区分没有办法做到完全严格。“在进洞口之前,我们见到了一种花纹类似,但体型稍大一些的蝴蝶,进洞后见到的‘蝴蝶’外形类似,但体型略小一些,所以当时我们四个人都认为那是蝴蝶。”
对于“蝴蝶”之所以会栖息到洞穴的更深处,漆宇勤也认为主要不是蜡烛的原因,“可能因为人类的活动。”在《轻一点,别点蜡烛》的文字里,漆宇勤也这样写道,“我们进入时的喧闹声加上蜡烛的火光与热量,影响了脆弱的小环境,蝴蝶自然就只有往更深处去寻找适宜自己栖息的环境。”
蛾子也好,蝴蝶也好
不影响命题主旨
“这个题目,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可能是存在争议的;但是作为高考作文题的材料使用,并不影响它的命题主旨。”省写作学会名誉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凌焕新告诉扬子晚报记者。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描写是有寓意的。蜡烛对处在黑暗的洞穴里的探险者来说,应该是有功的,因为能照明。但对昆虫来说,光亮会干扰它们的生活,所以蜡烛对它们来说是有害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人类来说好的东西,对其他生物未必是好事。人类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还应该要考虑到与人共生的各类生物它们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一些考生写到环保主题是好的,也有的考生从细节会改变大事入手也是可以的,作为材料作文,命题也应该是具有开放性的。”(扬子晚报记者 蔡蕴琦 杨甜子 张琳)
链接
夜蛾:粗壮,有趋光性。翅色多较晦暗,热带地区种类比较鲜艳。小型的翅展仅10毫米左右,大型可达130毫米。多为植食性。
毒蛾:幼虫有浓密长毛,并经常成毛丛或毛刷,有毒腺。多寄生于植物,有时也捕食寄主上的蚜虫。
灯蛾:全世界有4000余种,多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绝大多数灯蛾幼虫为多食性。体、翅白色,前翅前缘及颈板端缘红色。
(来源:扬子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