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学学刘邦的用人之道
文/吴沛峰
常言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现实的生活中,不论哪类人才,都有其长短处。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所以,善于用人之长,会用人之长是一个成功者的基石。历史上善于用人的皇帝不在少数,但最会用人的皇帝当属刘邦。“知人善任”这个成语,就是源自于对刘邦的称赞。这个成语的出处在汉·班彪《王命论》中:“盖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功裔,二曰体貌多奇异,三曰神武有征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从这几句话的最后一句,可以看出决定刘邦成功的秘诀就是会用人识人,今天的领导干部或企业人士要想做出一番伟绩,不妨也学学刘邦的用人之道。
众所周知,刘邦年少“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到了四十多岁才混了个泗水亭长的升斗小吏,在“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大洗牌中,他居然力挫群雄,历尽艰辛最终建立了西汉王朝。他成功的法宝是什么呢?一句话,张良、萧何、韩信等人才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汉王朝建立的整个过程证明:张良在辅佐刘邦建立汉朝中起到了“参谋长”的作用,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大功臣。萧何输送士卒粮饷,支援前线作战,起到了“后勤部长”的作用。韩信用兵如神,多多益善,屡建奇功,在垓下大败项羽,一战定乾坤,起到了“总司令”的作用。鼓不如五音,乃为五音之主。刘邦就是这样一个能指挥五音的“鼓”,是个非常成功的领导者。刘邦手下的文臣武将,大都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曹参是沛县的区区小吏;樊哙是宰狗的屠夫;夏侯婴是马车夫;周勃以编席为业,兼当吹鼓手帮人办喜、丧之事;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郦食其是穷书生;彭越、黥布是强盗。至于陈平,原是魏王咎的太仆,后从项羽入关,任都尉。他投归刘邦以后,被任以护军中尉之职。他曾建议用反间之计,使项羽不用谋士范增,并以爵位去笼络大将韩信,为汉朝建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后来历任惠帝、吕后和文帝时的丞相,还配合周勃,粉碎了吕后的政变。若问他个人的历史,家里贫穷,做小官时,贪污受贿,又和嫂子关系暧昧,素有“盗嫂受金”之讥。而韩信呢?在他寄食于南昌亭长和漂母之家时,也受尽了豪门阔少的欺凌侮辱,有“胯下之辱”的丑名。就是这些看来出身不好的人,有的甚至称得上“鸡鸣狗盗”之徒,“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但都能为刘邦所用“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都是取其所长,避其所短所然。
刘邦的精明之处在于用人如使器,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古人云:“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之长中之短,不知人之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从刘邦的选才、用才,可以看出,刘邦是深谙用人之道的。张良,韩国贵族,生活于高层,擅长权谋;萧何,沛县吏,基层工作经验丰富,极富行政组织才能,故负责粮草;韩信在“项梁、项羽起事,仗剑从之”,有带兵之勇。此“三杰”,正是刘邦用其所长、各得其所所造就的。此外,樊哙,少以屠狗为业,从刘邦起事于丰,劈关斩将,屡有战功,在鸿门宴上斥责项羽,使刘邦脱险。陆贾,名为有口辩士,向刘邦呈《新语》12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后成为著名的政论家。这些人才的脱颖,使得刘邦手下,谋臣如雨,猛士如云,一时蔚为壮观。
古代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在选人、用人上都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那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如何选好人、用好人呢?首先在用人中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也当年是刘邦的过人之处。在西汉“三杰”当中,除萧何曾在沛县与刘邦共过事,称得上“心腹”外,张良家世为韩国贵族,历来主张复韩反秦;韩信曾追随项羽起义。张良、韩信能忠心事主、鼎力相帮,与刘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分不开的。可以设想,韩信归依刘邦后,如果得不到刘邦的信任,不可能出任大将,更不可能掌握军队的指挥权。正因为刘邦信任,才得到了韩信的信任“回报”。事实上,在刘邦的门下,得到提拔重用的前朝“旧臣”远不止张良、韩信二人。张苍是秦王朝典掌文书档案的御史;叔孙通是秦王朝皇帝顾问的博士;陈平曾是项羽手下的都尉。这就说明:信任,是人才干事业的最重要前提。做一个领导最忌讳的,就是一天到晚看见所有的人都很可疑,今天猜忌这个,明天猜忌那个,这样其实对自己的事业是危害极大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刘邦就有这个魄力,他一旦决定用某某人,他绝不怀疑,放手使用。在刘邦的队伍里有很多人原来曾经是在项羽手下当差的,因为在项羽的部队里面待不下去了就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敞开大门,一视同仁表示欢迎,你愿意来,就欢迎你来。比方说韩信,原来是项羽手下的人,因为在项羽手下不能发挥作用,就来投奔刘邦。又比方说陈平,他走的路更多——原来是魏王手下的人,因为不能发挥作用就投奔项羽,又不能发挥作用就再投奔刘邦,当陈平从项羽的军中逃出来前往汉营时,刘邦是“大悦之”,非常高兴。他问陈平,陈先生在项羽那里担任的是什么职务啊?陈平说,担任都尉。刘邦说,好,你在我这儿还当都尉,就马上任命陈平做都尉。任命公布以后,汉营舆论哗然,很多刘邦的老随从不满意,所以就有人去到刘邦那里说陈平的坏话,但是刘邦不予理睬,你们议论你们的,我任命我的,而且非常信任陈平,坚持对陈平委以重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