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金油”文科生沦为就业“弱势群体”?--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万金油”文科生沦为就业“弱势群体”?

2013年03月26日09:33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绘图:吴文锋

  读文科好不好?这似乎是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许多选择了文科的学生和家长都认为:文科专业好,收入高,社会地位好,工作轻松体面。因此文科专业每年高考时填报的人数不少,录取的分数也挺高。由于好招生,开设文科专业的成本又相对较低,于是出现了大多院校都开设文科专业的现象。

  确实,文科生素有“万金油”之称,一向就业具有较强的就业灵活和适应性。然而,在近年来在就业市场上却因所学专业应用性不强而沦为就业市场上的“弱势群体”。记者近期调查发现,在眼下的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中,中文、历史、哲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明显遇冷。尤其是在今年全球经济形势低迷的背景下,文科生受冲击更为严重。据麦可思调查显示,近3年来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比较,工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最高,其次是理科,文科最低。法学、经济学、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等文科专业持续走低。

  然而记者也发现在众多文科生就业难的今年,一些文科专业就业情况却不错,文科生就业究竟是难还是易?

  文科生普遍遭遇就业难

  如果仅从名称上判断,文学、经济学、史学、政治学、法学,这些专业都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且由于“学文科”本身所富有的浪漫色彩,让许多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对其“情有独钟”。然而,四年之后的就业市场上,文科毕业生却面临着“盛名难副”的尴尬处境。

  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在就业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的情况下,文科生的处境则更显尴尬。在中山大学的一场招聘会上,一位学法学的男生说:“学法律最无奈,你还没有考到律师资格,给人家打杂都不要”。

  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谌新民说,文科生就业难现象并非今年独有。近几年来文科专业就业率就一直低于理工科专业,在今年全球经济形势低迷的背景下,文科生受冲击更为严重。

  北京师范大学张网成博士分析:“我国目前正处在快速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迅速发展,加上相当多的企业越来越重视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对理工科毕业生的需求维持着相当高的增长趋势是情理之中的事。虽然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近年来超过了第二产业,但对高层次服务业人才需求并没有同比增长,加上像计算机、电信这样快速增长的第三产业对理工科毕业生的偏好是很明显的,因此,文科毕业生的出路明显受到限制。”

(责任编辑:许博、熊旭)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