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试教育中早慧少年松绑 直击“少年班”选拔【2】--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为应试教育中早慧少年松绑 直击“少年班”选拔【2】

2013年03月18日08:28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超常少年多有出众的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力

  观摩过少年班复试选拔的天津南开中学校长马跃美也曾表示,少年班的选拔模式新颖独特,尤其加大对心理和体能的重视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这对中学教育也是很好的启示和引导。

  记者也在与考生的接触中发现,这些早慧的孩子大多信心满满,略有几分“大人气”。

  1998年出生的殷梓泽来自安徽蚌埠,外表憨厚,实则记忆力超常。他告诉记者,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同台竞技是自己的荣幸,也是一种很特别的经历,付出努力、激烈竞争、收获提高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赵雨阳是武汉人。刚刚走出面试室的他表示,交大少年班的选拔十分注重考察个人的综合素养,自己之前从未经历过这样的考察方式。

  而在考试中,这些初中生也表现出了相对出众的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虽然每道考题都有限定思考和回答时间,且有考试助理不定时读数,却很少有学生表现出紧张不安。

  来自四川的孟晓,以“我活力、我时尚、我幽默,我是音乐爱好者孟晓。”开场自我介绍。在与另外4名同学一起进行的面试中,5人被要求分别回答“如果你是一种花(乐器/动物/交通工具),你愿意是什么”时,第一位考生答“我愿是梅花,梅花在冬天开放,面对任何困难我也希望自己像梅花一样坚强……”话说到一半,考官打断他:“这位同学,你的说明时间只有1分钟,请尽快说明。”考生短暂意外之后,很快调整了状态,不再作详细说明,而是对每个问题都作出了言简意赅的解释。

  为应试教育中的早慧少年松绑

  据了解,中国大陆的少年班始于1978年。在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的建议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了少年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也曾一度招收少年大学生,后由于种种原因相继停止招生。

  多年的争议声中,西安交大为何一直坚持少年班的开办?

  西安交大副校长程光旭表示,该校少年班在应试教育之外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打破高考的垄断,培养打通高中、本科、硕士、博士的关卡,为早慧少年松绑,给予他们一个宽松又不失竞争的成长空间。

  28年的办学实践表明,少年班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得到更好的发挥,进入本科及研究生阶段后,在自主学习和研究创新能力方面表现更为突出。自1985年开设“少年班”以来,毕业生已达810余名,85%以上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7人成为排名世界前30位大学的终身教授,比例为115∶1。而在西安交大参加数学建模比赛的学生中,有2/3以上是少年班预科毕业进入到各专业的学生。

(责任编辑:许博、熊旭)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