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高考应该限制学生学籍,而不是对他们父母的居住条件、社保缴纳条件再提要求。如果要求提得过多,就会演变成新一轮的‘拼爹’。”3月4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和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谈起了异地高考背后的教育公平。
要解决异地高考存在的利益矛盾,熊丙奇认为,必须由国家层面来协调各个地方的录取指标,打破现在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高校名额不要再分到各个省,而在各省按户籍报名。
国家协调各省录取指标 打破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
熊丙奇认为,异地高考问题牵涉到多方面的利益,包括本地政府和外省市政府,本地户籍人口子女和外来人员子女以及各个高校等。而目前出台的这些方案,并没有很好地平衡这些矛盾。
“现有的高考制度是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每一个高校把招生名额分到各个省进行录取,这会导致高考录取指标成为各个省的蛋糕,造成异地高考问题的攀升。”熊丙奇说。
熊丙奇认为,要解决目前的矛盾,必须由国家层面来协调各个地方的录取指标,打破现在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高校名额不要再分到各个省,而在各个省里面按户籍进行报名,这样解决异地高考才能减少更多的冲突。
户籍管理问题不解决 异地高考仅是权宜之计
在沈健看来,异地高考问题解决的最终方案,还是户籍问题的解决。“在异地高考的话题当中,大家一直提的关键词是教育公平。户籍管理问题是国家社会管理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异地高考仅仅是权宜之计,要顶层设计、综合考虑才能根本解决。”沈健说。
说起异地高考政策在落实上最难突破的地方,沈健认为,不要把异地高考仅仅看作就高考来高考,如果这样势必很多问题难以在现实立即得到重视和解决。让外来人员子女接受同等机会的教育,某种程度上也对教育事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沈健说:“最终的根本还是要加大教育投入,积累更多的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
对随迁子女父母要求过多 会演变成新一轮“拼爹”
目前从各个省市公布的异地高考方案来看,一类是对随迁子女父母即外来务工人员本身条件的限制,如居住年限要求、工作年限要求、居住地要求,缴纳社保的要求。还有一类是对随迁子女学籍的年限限制。熊丙奇认为,以学籍为主的报考门槛是相对比较低的,也能够解决更多的随迁子女的求学问题。
“如果在学籍基础之上再提出父母的要求,这些要求如果提得过多的话,就会演变成新一轮的‘拼爹’。”熊丙奇说,“受教育的权利不应该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如果说制定的门槛是针对他的父母的,那么就可能导致有的孩子因为他父母的工作年限和缴纳社保的情况,而受到限制。”(记者 任鹏 马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