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眼睛里隐藏的教育秘密【2】--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儿童眼睛里隐藏的教育秘密【2】

2013年01月06日10:17    来源:中国教育报    手机看新闻

  孩子看见的,就是他们思维的

  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使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眼睛“刮目相看”:眼睛不仅仅是外界万千事物的“感受器”,它本身具有判断和领悟的功能即理性能力。换句话说,人的视觉有思维能力。思维,从“看见”的瞬间就同时开始了;他所看见的,就是他所思维的,所以叫“所见即所思”。

  由此看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应该明白:孩子们的视觉和思考是在一起的,不是两件事,而是同一件事!感性认识器官和理性认识器官是合一的。由镜像神经元带来的“镜像革命”,其实是孩子眼睛里的革命。

  孩子的思维,首先是顿悟型的“母思维”

  镜像神经元原理告诉我们:人的视觉有思维能力,是一种顿悟的思维,所以叫“所见即所悟”。

  我们认为,人类应该有两种思维方式,即直观、直觉、顿悟的思维,和一般理解的那种抽象、推理、分析的思维。前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更为远古、更为基本、更为重要、更为有效的思维形式,我们把它称为“母思维”,它在人类几万年的进化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后一种思维方式,则是在抽象的文字符号出现以后形成,日渐逻辑化、规则化、技巧化的思维方式,我们将其称作“子思维”,它在人类几千年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占据了人类理性判断的主导地位。

  我国儿童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没有充分认识到“母思维”的作用和地位(或者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过早地、片面地、畸形地培养了儿童的“子思维”。在孩子的早期经验中,感性活动贫乏,视觉意象欠缺,他们过早进入了主要依靠抽象推理的学科学习。这一方面使得许多孩子面对高度抽象的词语、定理和公式,由于没有相应的感性材料做支撑而无法理解,造成“学习困难”;另一方面,更多孩子的思维只会从抽象到抽象,鹦鹉学舌,形式僵硬,缺乏想象力,更遑论思维的创新!这种状况延续到高等教育,使得学生的思维严重脱离感性现实,学术研究变成了“纯语法游戏”。

  进一步说,这种被康德称作“空对空”的思维,被叔本华称作“不生产”的思维,最严重的后果,是年轻一代的思维缺乏“悟性”,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降低。所有具有重大价值的领先的科学成果,无一不是思维从无到有“原创”的产品。

(责任编辑:林露)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