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 给孩子一个紧紧的拥抱--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今晚 给孩子一个紧紧的拥抱

李红梅

2012年12月16日08:33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是什么让凶手采取如此手段?如何保障一个校区的安全?怎样不再让这样的悲剧发生?如何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学会爱别的孩子,长大之后,不去伤害别的孩子?

  12月14日早上7点多,河南光山县文殊乡陈棚村完全小学发生惨案:36岁的文殊乡邹鹏村村民闵应军冲入这所小学,砍伤学生22名,群众1名。

  同一天,在地球的另一边,美国康涅狄格州西部纽敦镇的桑迪胡克小学,发生枪击案,已造成28人死亡,其中20人是学校中的孩子。

  42个孩子,22个受伤,20个再也不能起床看动画片。对人类而言,痛是一样的,经历的伤害也是一样的。我们不愿意面对这样的悲剧,它似乎毫无征兆地就这样发生了。这一天,有人沉痛地称为“儿童悲伤日”。

  人类的未来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的孩子。一天之内,42个孩子,无辜伤亡。谴责行凶者,应该,但无济于事。一个“初步认定患有精神疾病”,另一个“初步判断或有人格障碍”。对于这样的行凶者,我们说些什么?我们是否记得,他们也曾经是孩子?

  人类的悲悯是一样的:无论在战时或和平年代,无论美国或者其他任何国家,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精神和生理状态,无论出于什么样的政治或社会动机,甚或没有动机,孩子都不应该是承受成人暴力的对象。

  此时此刻,在病床上躺着的孩子,心里或许存有很大的恐惧;去了天堂的孩子,带走了爸爸妈妈的心。他们的爸爸妈妈以及所有惊悉这两桩惨案的成年人,也正在经历着伤痛。更不愿意去想,有多少孩子,也知道了这样的悲剧。伤亡的孩子们的玩伴,他们是幸运的;然而,从另一个角度,他们也是不幸的。在一个长的时间内,这一段恐惧的经历将伴随着他们。这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承受心理创伤的夜晚,不知道他们会怎样度过,是否会惊醒?今后一段时期,这些孩子需要许多安慰,让他们恢复平静,逐渐减少噩梦。

  不想再看到校园里的血迹。是什么让凶手采取如此手段?如何保障一个校区的安全?怎样不再让这样的悲剧发生?如何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学会爱别的孩子,长大之后,不去伤害别的孩子?

  这些问题,永远没有最好的答案。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做一件事:给我们的孩子,一个紧紧的拥抱。

  本报特约评论员 李红梅

(责任编辑:赵光霞、宋心蕊)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