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但部分高校师资尚未跟上,不少导师带的研究生过多而无力指导,学生呈“放养”状态;再加上研究生培养模式较为单一,不少学生读研只是逃避就业压力,缺乏职业规划,科研能力较弱,导致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就业率降低。教育界人士建议,一方面应加快师资培养,严格过程管理,同时合理有效调整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结构,防止研究生教育质量下滑。
导师无力指导 学生“放养”自学
四川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董教授每届都要带八、九个硕士研究生,加上还有教学、研究任务,无暇指导众多学生的学业。“除了研三学生写论文,其他学生我基本上没有太多精力指导,没办法,只能放养了。”重庆理工大学教授石晓辉表示也有同感,现在他带的硕士研究生有10名,再加上他担任行政职务,多少有些力不从心。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共招收58.4万名研究生,与2007年的44.9万人相比5年间增长了30%,比1997年5.1万人翻了十倍。重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廖成林表示,国家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我国研究生教育处于大发展时期,但也存在过快发展的问题。由于研究生扩招能为一些高校带来评估上的利益,仍有高校还在扩大规模,导致师资不足,教育资源供需矛盾呈现。
西南大学新媒体专业研二的小杨介绍,自己的导师一届就带了14个研究生,“这个学期到现在就见了导师一次面,有时候自己写了论文想请导师看看,导师说很忙,学习只能自己自由安排了。”四川大学法律硕士专业的王雯研一的时候没有导师带,到了研二论文开题时才有了导师制,“导师一学期只见一次面,就一两个小时,导师几乎对我没有起到任何指导作用,平时都是自己看书自学。”
为了获得优质的研究生教育,一些学生只好到国外深造。今年刚从重庆市某高校研究生毕业的谭守龙现正在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继续攻读商科研究生学位,谭守龙说:“我以前的导师带了9个人,他本人很忙,平时基本上没有时间指导,提前预约也经常泡汤。在美国,我们学校一个导师最多带三个学生。”
同时,部分导师所带学生也呈现结构性不均。四川外语学院研三的赵梓汛告诉记者,她的导师只带三名研究生,“一些学生扎堆选择名气大或有职位的导师,方便以后推荐工作,年轻的导师则无人选。”
科研水平弱实践提升难 部分研究生感觉迷茫
一些高校教师表示,过去学生与导师交流学术机会多,授课方式丰富灵活。四川外国语学院董教授是1987级的硕士研究生,他说:“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只有5名学生,经常和导师在一起,讨论各种问题,甚至是两个老师带一个学生,现在很难做到。”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高校部分专业课会采取报告、做实验等学生参与性较强的授课方式,但多数课程仍以大班集中授课为主,难以提升学生的研究思维和方法。赵梓汛说,自己的研究生上课模式和本科生区别不大,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研一的杨同学介绍,自己的研究生教育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我们上课就是老师讲,学生做笔记,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不多,跟本科上课没什么两样。”
在采访中,一些研究生表示,除了拿到一张文凭,多看了几本书,在能力和实践上提升不大,对自己的学业感到迷茫。重庆大学材料方向研三的苟同学说:“感觉就是给导师打工,能力上的提升不多,如果我本科时找工作的话收入也不少。”
业内建议强师资调结构
部分研究生科研能力较弱,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升不大,导致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再加上与社会需求错位,就业率出现下滑。据统计,2009年至2011年,研究生的就业率连续3年低于本科生。
专家表示,研究所教育质量和就业问题除了扩招因素之外,还在于过程管理不严和培养结构矛盾。西南大学亚太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于泽元教授表示,在英美等国家研究生一年半两年就可以毕业,但科研能力并不差,原因在于过程管理严格,学生受到了良好的研究训练,而目前不少研究生被“放养”,过程管理不严,很容易就能通过答辩毕业。重庆市教委副主任赵为良表示,一方面国家需要大量人才,一方面学术型的研究生偏多,应用型的研究生偏少,结构性矛盾突出。
目前,教育部门正在积极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减少学术型的研究生数量,加大应用型的研究生培养。廖成林教授表示,要让培养结构调整合理有效,就必须改变评价机制,扭转以论文为主的考核方式,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等社会资源的合作,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于泽元教授建议,现阶段应严格过程管理,加强师资储备。“研究生就业率降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习不到位,应该加强研究生学习过程管理,及早确定研究主题和方向,在论文写作或实习实践中增设关卡,不能让学生轻易就毕业。同时也要严格考核导师,不能平时不指导,毕业的时候问学生要论文。此外,高校应加强师资储备和培养,以制度制约高校盲目扩招。”(周凯、谢舒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