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景科,安徽蒙城村小教师
孙蒲远,教育专家,特级教师
袁合伦,云南昭通镇雄县麻风村老师
能乃扎布曾任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校长
向红,汶川灾区的幼儿园园长
叶兴旺,安徽祁门县箬坑乡民办教师
田成清,京郊首个宏志班班主任
可永雪,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陈延军,北京市特级教师
冯军,安徽警官职业学院的专职辅导员
左相平,贵州六盘水市响水中学教师
侯美玲,江苏淮安市淮阴师院辅导员
周文,合肥市屯溪路小学的美术老师
刘钟龄,内蒙古大学教授
钮平章,山东凯文学院机械学院院长
张妍 北京航天幼儿园幼儿教师
徐旭霓,湖北鄂南高级中学教师
路书芳,北京昌平区流村镇小学教师
陈本义,贵州兴隆中学教师
桑敬民,北京工业大学教师
孙贵合,北京小学大兴分校
战东林,北京大兴一中老师
郭琛,北京市第一幼儿园教师
刁荣春,太师屯镇中心小学
汪艳,北京八中英语老师
刘文波,北京门头沟小学老师
李举,山东技师学院专职教师
张龙,中学高级教师
张美荣,北京一轻高级技术学校老师
王苹、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教师

在北京工业大学的学生看来,上过桑敬民的课,才算没白来工大。
桑敬民的专业是哲学,所教的课程是道德。她认为人的一生只有这两门课是终生必修课。因为,哲学教人思考,道德教人做人。她似乎无所不知,站在讲台上就像个演说家,谈古论今、旁征博引、嬉笑怒骂、坦诚直率。她使得《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两门原本学生不爱上的课程成了学校最抢手的公开课。
桑敬民退休了。在北工大的BBS上,流传着这样的话:“学弟学妹们,你们再也听不到桑老师讲课了,你们就遗憾吧……”

他从一个边远山村的夜校扫盲教师起,在云贵两省交界的海拔2300多米的贫困山区,从教38个春秋,先后教过12800多名学生,有300多人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涌现出大批农村改革、生产的带头人。荣获“大山的脊梁——感动贵州的教师”特别奖荣誉,贵州省“道德模范提名奖”,“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
他曾在镇教辅站任党支部书记,可自认最适合教书,于是又申请登上讲台,人们叫他“万金油”,只有英语课没上过;调到响水中学时,学校安排化学、生物、美术三科给他上,一共16节。不管上哪门,他努力让学生都喜欢。

1931年出生,内蒙古大学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一手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生态学专业。在草原生态研究领域学术成就卓著,曾任中国沙漠学会副理事长。
多年来,刘先生一直讲授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学、草地学基础、干旱区植被生态学、普通生物学等课程,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兰州大学讲述草原生态学课程,多次指导野外生态学实习,指导研究生18名。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0多项。
83岁高龄的刘教授目前仍致力于草地生态和北方半干旱区植被生态学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颇具影响。

1930年生,河北安平人。1954年8月毕业并考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班。1957年9月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内蒙古师范学院(今内蒙古师范大学)任教。曾任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党总支副书记。现任汉文系副教授、语言文学研宪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研究《史记》60余载。
参加历次全国《史记》研讨会,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史记文学成就论稿》一书1996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低岭是祁门县交通最不发达的自然村,村民祖祖辈辈过着靠山吃山的日子。这里至今未通公路,村民出行靠徒步。崎岖坎坷的山道,常常因暴雨、泥石流、积雪等,被封得严严实实。乡里多次选派进低岭教学点的教师,都因无法忍受恶劣环境、艰苦条件而离开。
1983年9月,眼看着低岭教学点面临关闭、孩子面临失学,从部队复员回乡已被乡政府聘为补贴制干部的叶兴旺,主动请缨到低岭,当起了民办教师,月工资23元。从此他再也没有离开低岭。

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蒙古族昆虫学家。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第四届科学技术协会委员、是蒙古国科学院寄生虫学会名誉会员、英国伦敦皇家昆虫学会会员、美国半翅目昆虫学会会员。
长期从事动物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使用蒙汉两种语言讲授动物学、无脊椎动物学、昆虫学、昆虫分类学、半翅目昆虫概论、半翅目分类学、植物保护学等十几门不同层次和内容的课程。主持多项国家、自治区级科研课题,共收集半翅目昆虫标本700多种,20多万头,其昆虫分类学方面的成果处于该学科领先地位。

在其他同学选择到大学深造的时候,向红却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幼儿园教师这个职业,一干就是27年。在向红看来,幼儿园教师是她的使命,也是她的生命。
1996年办园初期向红只招到了18个孩子,家长们根本不愿意把孩子送进来,每当下雨下雪向红等不到前来上学的孩子时她都会跑到孩子家里把孩子抱到幼儿园。在那个不到三十个孩子的小山村里,向红这样坚持了4年。
2007年向红卖了家中唯一一套住房和一辆车子,还借款贷款筹集资金近50万买下了四合院的四间楼房改建达到市二级幼儿园标准,虽然欠下了债,但向红心里却美滋滋的。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大锅圈“天坑”被钉上了麻风村的标志,陡峭的悬崖、崎岖的山路构成了巨型岩洞“天坑”大锅圈。对于生活在这里的袁老师和麻风村的13个学生来说,他们却被困在大自然的“馈赠”里。由于受到当地人的歧视,麻风病人的后代在求学路上障碍重重,师生14人在教室里的读书声被大锅圈绝壁悬崖遮挡淹没。
54岁的袁和伦是大锅圈小学唯一的老师,从2010年起,袁老师就陪在这些孩子身边,从家到学校,袁老师要走上一个小时,为了保障孩子们的安全,袁老师每天都要比孩子们早到很多。

今年53岁的朱景科是蒙城县篱笆镇姜刘村朱庄的一名小学老师,学生们都亲切地叫他弯腰老师。身患强直性脊柱炎,背部与下半身已弯成90度,每天需要靠止痛药来缓解疼痛。但他为了乡村孩子的求学梦,不顾医生劝阻,毅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一坚持就是26年。
上个世纪80年代,朱景科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从那时起他的背就开始渐渐变弯,颈部僵硬,头部不能扭转,两臂也举不起来,行走越来越困难,没过几年,他的背部已几乎与下半身成90度。也是从那时起,止痛药成为了他生活的必需品。长年服用止痛药加上病痛的折磨,53岁的朱景科比同龄人苍老很多。

1961年从事教育工作至1998年从史家胡同小学退休,随后又被该校返聘11年。纵今已71岁高龄,仍心系教育,发挥余热,践行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教师风范。
她是教育专家,更是教育实践家,一生所获荣誉无数,曾评为特级教师,中国关工委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先后获得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北京市先进少年儿童工作者、“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特等奖等。
她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上百篇,出过多本教育著作,其中《美丽的教育》一书曾被文化部、财政部选入送书下乡工程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