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公務員考試頻道_教育頻道_人民網>>人民時評 人民網評

人民時評:不能以冷血方式“懲罰”冷血

畢詩成

2013年11月19日15:04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嫉惡如仇、劃清界限都很容易做到,難的是怎樣以同理之心去區分善惡,在譴責冷血之時,安放好自己的“熱血”

“天使女孩”胡伊萱,因為良善助人,日前被為丈夫白雲江獵艷的孕婦譚蓓蓓誘騙殺害,引發社會嘩然。這一事件仍在發酵:譚蓓蓓於8月6日下午產下一名男嬰,但她與丈夫的雙方父母均表示不會撫養這個孩子。夫婦兩人罪孽之舉也引得全家跟著遭殃:兩家父母在當地都抬不起頭來﹔譚蓓蓓妹妹的男友一家決定終止關系,取消婚禮﹔白雲江弟弟維持一家人生計的小本生意,也因眾人的抵制而難以為繼。

善良的天使品行,遭遇殘酷的骯臟罪惡,這讓本就心存顧忌的“做好事”再次蒙上陰影。面對熱血與冷血的極大反差,震驚,愕然,譴責,都屬應有之義。但株連嫌疑人親屬,將懲罰延及無辜之人、甚至是剛出世的孩童時,不能不說這場道德審判已經超出了理智的范疇,讓人覺得好像在用更為冷血的方式“批判”冷血。這不是一個健康成熟的社會公民應有的選擇。

評判善惡太簡單了,嫉惡如仇、劃清界限都很容易做到,難的是怎樣以同理之心去區分善惡,在譴責冷血之時,安放好自己的“熱血”——撫慰受傷者並播撒善的種子,不用歧視的眼光制造二次、三次傷害,這些都需要極大的理性與耐心。制造罪惡的人將面臨法律的制裁,同時我們也要反思:公眾的義憤和譴責,固然有利於匡扶正義、對意欲為惡者形成巨大的心理壓力,但這種義憤的言行,同樣有其邊界。

我們難以想象,被莫名歧視的人群,會怎樣選擇人生,就如同我們難以想象,譚蓓蓓夫婦那抬不起頭的兩家父母,會在怎樣的心境中度過余生﹔那找不到婚姻與養家糊口工具的弟妹,會如何認同社會﹔那充斥著不確定性的孩童,會否有一個流浪並且敵視社會的未來?而與他們類似的遭遇,這些年在艾滋病患者的家屬身上,在出獄人員無法回歸社會的彷徨身影中,何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依稀閃現。這就是我們嫉惡如仇的正義感?這就是我們倫理張揚的價值觀?

株連,是蒙昧時代的思維,而今早已在法律條文中去除。遺憾的是,它們恐怕還沒有從我們的心頭上完全卸載。我們的正義感在不少時候還是幼稚和盲目的,更多的人需要以更設身處地的心境去體會,唯有敦厚、包容、是非分明但又充滿人性的價值觀,才能真正救贖人性的罪惡,喚醒人類的良知,溫暖每個人的心靈。

令人欣慰的是,聽說雙方親屬都拒絕撫養譚蓓蓓之子,當地公安局接到很多從全國各地打來的領養電話。這些熱心人表示,孩子無罪,應該得到應有的照顧,在一個美好、健康的環境裡成長,不應因父母的罪惡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有正義感的目的是為了守護善。今天,民眾的表現說明他們沒有丟失正義,但也請大家不要忘了我們的本心。尤其是相關部門和媒體人士,在人們的認識存在誤區之時,也該適時做出正確的引導、明晰自己應有的站位。我們期待著溫暖的回歸、理性的回歸,因為隻有真正的愛,才可以消融仇恨與罪惡,才是最有價值的公義。

《 人民日報 》( 2013年08月12日 05 版)

(責編:實習生孫悅、熊旭)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