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還應量力而行
細看今年的這份名單,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物流管理、電子商務等專業,都是前些年的熱門專業。而之所以會發生這種“熱門變冷門”的現象,一方面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大環境有關,另一方面也與高校自身的專業設置情況有關。部分高校為了“綜合性大學”的名號,往往忽視自身的實際辦學條件,紛紛跟風開設所謂熱門專業,導致這些專業在高校內的重復設置率過高,畢業人數超過市場需求,於是就出現了各種就業問題。
林榮日認為,在上級教育部門加強管控的同時,高校也要積極進行自查和自評,明確辦學方向,做大做強自己的優勢專業,不去湊綜合性大學的熱鬧。首先要明確自身定位,把重點放在本校的特色專業上,“不要什麼專業都來湊熱鬧”﹔在資源和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更不能開設過多不合適的專業來分攤學校財力,浪費國家教育經費。
智聯校園招聘總監朱斌向記者介紹,根據歷年的就業情況來看,無論什麼專業,來自“985”和“211”工程院校的本科生就業情況一般比普通院校要好。這其中固然有用人單位在招聘時的慣有成見和其他復雜的社會原因,但高校自身的教學水平也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
林榮日也強調,在強調專業性教育的今天,高校應該有一個清晰的培養目標,明確不同類型的人才需要的知識結構,再根據培養目標來制定教學方案。在高校擴招、本科生越來越多的現實情況下,應該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他們能夠更好的適應各種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