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世界讀書日當天,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北京語言大學、中國教育報、商務印書館聯合編制的《中學生閱讀行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正式發布。令人頗感意外的是,《指南》中的大多數書目對普通人來說都非耳熟能詳,一些一線語文教師也表示所讀不多,那麼,這樣的一份中學生閱讀書單是否真如部分家長所言太過於專業了呢?
中學生閱讀書單很專業
記者從網上搜索到這份《指南》,瀏覽時的第一感覺就是兩個字:專業。《指南》中從文學、歷史、哲學、科學、社科、藝術、博物七個領域,分別為初中生、高中生按照基本書目和拓展書目兩個層級進行了推薦。以文學為例,如果說為初中生推薦的《中國神話傳說》、《唐詩三百首詳析》、《古文觀止譯注》、《西游記》、《聊齋志異》、《草房子》還算耳熟能詳,《山海經譯注》、《余冠英推薦古代民歌》、《台灣現代詩選》、《動物庄園》、《簡·愛》這些拓展書目也還曾經翻看的話,《黑駿馬》、《額爾古納河右岸》、《中國現代詩導讀》、《裡爾克詩選》等39本為高中生推薦的文學圖書就會讓大多數人感到陌生。
在某省重點中學高三文科某班,記者隨機走訪50余位學生時,沒有一位學生表示這153本圖書完全閱讀過,絕大多數學生都是“別說讀了,有的書以前就沒聽說過”。
因為剛剛發布不久的緣故,大部分家長、老師對於這份書單還顯得比較陌生。聽說有這樣的一份相對正規、專業的推薦書單后,家長黃女士第一反應就是“太好了”,她告訴記者,兒子目前正上初二,雖然還有一年就要中考,但她並不贊成孩子把所有的時間都花費在學習上,“讀讀課外書,不僅是一種調劑,也是一種提高”,但化學專業畢業的她卻不知道該給孩子選些什麼書來讀。看過這份書單后,黃女士有些失望,“我個人覺得太專業了,我托書店的朋友問了問,有的書他們書店好像都沒有。”畢業於重點大學中文系的王先生也認為,看得出這份書單選取的十分認真,但是對中學生而言確實顯得比較專業。
老師希望不要成為硬性規定
對於這份書單,記者也走訪了部分一線教師,絕大多數老師也認為書單過於專業,推薦了是好事兒,但希望不要成為硬性規定。
石家庄九十六中的語文老師李素恩談到這份書單時,表示第一感覺是編書者很理想化,“如果一個初中生能把這些書目都閱讀完,那他的文學素養、生活常識、基本素質都會得到很大提高。然而,現實生活中,由於受到閱讀興趣、閱讀能力、家庭經濟條件和教育水平、家長重視程度等因素的限制,學生不可能把這些書目全部閱讀,就是我們這些當老師的也很難做到。”
同樣為石家庄九十六中語文老師的趙娟和王會書則認為“很矛盾”,理由是一方面學生課業負擔本來就很重,隻有列入考試范圍的書目,多數學生才會抽出時間和精力去讀,如果只是推薦閱讀,那學生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也沒有興趣去大量閱讀應考范圍之外的閱讀書目。另一方面,中學生因為自己的生活經歷所限,所以對書的要求也不同。書,我們可以推薦,可以建議,希望不要硬性規定。如果我們硬性規定學生去閱讀,沒有愉悅的讀書體驗,學生處於被動狀態,讀書的積極性會受到打擊,主動學習獲取知識的積極性會逐漸消逝!牛雲欣老師也認為,如果把閱讀當作任務,強迫學生去讀自己不感興趣的書目,會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反而更不想去閱讀。至於如《東方哲學的故事》、《寫給中學生的心理學》、《中國神話傳說》、《西游記》、《聊齋志異》、《草房子》、《上下五千年》等比較適合初中學生閱讀,有的內容是學生較為熟悉的,有的是在課本中有所涉及的,因為學生有一定了解或在課本上學習過其中的節選,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閱讀拓展,學生會有一定的興趣。
該校圖書管理員趙志卿老師則認為,當今國人的閱讀現狀不容樂觀,作為中學老師他深切地感受到課業之外,電視、網絡對於學生們的吸引程度遠勝圖書,“調查也顯示學生中最流行的書依次是言情小說、網絡文學、卡通漫畫、鬼故事等,中學生主動閱讀文史類書籍的真可謂鳳毛麟角,學生閱讀狀況堪憂,學生閱讀亟待指導。”《中學生閱讀指南》中推薦的書目很好,關鍵是落到實處,從培養閱讀興趣開始,開設閱讀課,保障每天至少讀書一小時,並加以引導,逐步養成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愛讀書,讓閱讀成為一種行動。通過閱讀讓學生從應試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讓他們在閱讀中感受求知的快樂。“《中學生閱讀行動指南》的發布,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現階段中學生閱讀狀況不容樂觀,在考試、升學的重壓之下,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少得可憐。學生、老師、家長,都迫切地想多讀點書,但是缺少必要的指導,很多人不知道該讀哪些書,需要一份課外閱讀的基本書目。”石家庄一中語文教研室的孫夫振老師認為,這個《指南》雖不是政府的指令,但它是由中學教育研究單位、大學、出版社等相關的專業部門發布的,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其所推薦的書目涵蓋范圍廣,古、今、中、外,內容豐富,文、史、哲、社會、藝術、科學等門類齊全,對於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意義重大。
對於其中沒有收入“眾多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孫夫振老師認為可能是因為這些書,普通的家庭、學校都能給學生提供,或學生多有接觸。在他看來,就目前的中學教育實際來看,“全面追求升學率”還是校園裡的“主旋律”,這樣一個理想的“閱讀”計劃,要落實到“行動”上,還存在著非常大的困難。盡管閱讀對學生、對民族、對未來都十分有益,但隻要眼下的考試不涉及,家長就不允許,老師就不願意,學生也沒時間,再美好的願望也隻能是一廂情願的空想。但是,如果真的有學生想讀,知道可以讀什麼,畢竟還是一件好事。也就是說,這個“行動指南”發揮的作用,可能只是有限的。
培養閱讀興趣、閱讀習慣才是關鍵
在河北省新聞出版局閱讀辦副主任劉瀏看來,這份推薦書單很有必要,對中學生閱讀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據她介紹,近些年,全國出版的圖書數量一致在上漲,2012年,全國出版的圖書更是達到32萬冊之多,面對眾多的圖書,大眾特別是青少年學生,更是應該帶有一定的選擇性、目的性去讀書,如果泛泛而讀,一生的時間都花費在讀書上也難說能把這一年出版的圖書看完。“另一方面,我們在實際的調查中也發現,為孩子選擇什麼樣的圖書已經成為了家長、老師一個很大的問題,”劉瀏告訴記者,目前中學生讀書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學生們過於看重言情、玄幻、漫畫類圖書,對於經典書目的閱讀量很少,比如學生們課業負擔壓力過重,業余時間也都被作業、輔導班佔據,但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圖書時不知道如何選擇,不少家長、老師都反映,打聽而來或是網上搜索的推薦書單也是五花八門,推薦哪類圖書的都有,越看越亂,越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所以,有了這個指南,對於中學生應該選讀什麼樣的圖書具有指導意義。
對於部分家長、老師反映的這些書都沒有看過,劉瀏認為,這些書目並不是一個嚴格的硬性規定,不是說有了這份指南,以后的中學生就必須把指南中的書目都讀完,而是給學生指明了,課外時間讀書的話應該選擇什麼樣門類的圖書,“我覺得很有必要,對指導學生閱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但是,我們也要注意不死板,不是說這些書必須看,除此之外的書不能看,關鍵是通過這種推薦的書目,培養中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