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4歲的著名童星林妙可在微博上呼吁:“我們來這裡安家就應該受到保護。對人身心、健康有害的言論就應除根,不准他在網絡生存,不准他污染網絡空氣。”這番言論迅速引起網友關注,就連李開復在內的“大V”也加入討論。
不過,在抨擊網絡語言暴力的同時,也有不少網友認為,微博是成年人的世界,未成年的孩子們還是少碰為妙。至於家長們,更應該負擔起幫助孩子辨識微博上各類信息的任務。
新聞緣起
林妙可:對人身心、健康有害的言論就應除根
日前,14歲的童星林妙可在微博中發布了一張照片,並稱“我替服務員來抻面,還挺有意思,吃起來更香了。有機會你們也試試自己動手抻面。”但是,在這條微博的評論和轉發中,有一些留言不堪入目,部分網友用一些污言穢語調戲這位童星。面對這些評論,林妙可的微博憤怒地回應:“網絡是該實名了,好壞都該現身了,也好叫你們父母、兄弟姐妹和子女好好了解你是什麼樣的人,在看什麼,說什麼。”“多可怕又可憐又可悲的一群人,以為侮辱別人很開心。”“流氓跳出來,見到就加黑吧。”
隨后,林妙可的微博連續發布了2條呼吁,“建議微博及時過濾這裡的空氣,使這裡的天藍起來。”“我們來這裡安家就應該受到保護。對人身心、健康有害的言論就應除根,不准他在網絡生存,不准他污染網絡空氣。”正是這兩條呼吁引起了網友熱議,至記者截稿時止,已經超過38000條轉發討論此事。
不過,由於林妙可微博是“我和媽媽一起管理”,所以眾多網友推測上述言論應該是林媽媽發表的。
七嘴八舌
對於以林妙可之名發表的微博,粉絲們大力抨擊那些污言穢語,認為他們不應該對一個未成年的孩子說出如此不堪入耳的話語。但與此同時還有不少聲音在討論,作為14歲的孩子,林妙可和那些普普通通的“林妙可們”,應該如何面對微博這個成年人的世界?家長又該做些什麼?
李開復主張“容忍言論”
也招來一頓“網絡暴力”
在林妙可發表微博后,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迅速轉發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妙可小妹妹,你長大會慢慢理解:評估‘有害的言論’是相當主觀的事情﹔憤怒的人,越堵越憤怒﹔堵的人,越堵就越霸道。因此,打造健康環境最好的方法是容忍更多言論,而不是主觀地去堵。”
李開復的主張也被眾多網友圍攻。有網友認為,他是在並不了解林妙可遭遇的網絡暴力之后發表的主觀看法,也有網友認為,李開復這是縱容網友對一個小女孩的侮辱。“道理是沒有錯,但是在這件事情上不同意李開復的態度。對未成年人的適度保護是共識。”“明顯的惡言就應該管制。”
此后,李開復再次用微博詳細闡述,“關於‘要求對於有害言論除根’,我更希望包容言論自由,並非是支持侮辱誹謗,更非從事侮辱誹謗,請勿偷換概念。”
孩子應該直面復雜的世界
父母的責任是加以引導
此外,還有網友們在討論,14歲的林妙可應不應該開微博,這是不是提前進入成年世界。有觀點認為,雖然是孩子,也應該直面復雜的成年人世界,只是父母應該加以引導。
有網友表示,林妙可的微博被惡意引申,也是成名的代價之一,“既然作為家長把孩子推上明星這條路,你就是有接受這些的心理准備。這就是出名的代價。”“很簡單一個道理,黃金時間是不是隻能看動畫片?酒吧是不是應該全部關閉?不是要防止他們接觸到這些,而是父母應該很好地加以引導。”
還有網友認為,林妙可的父母應該幫她過濾掉那些惡意信息,“純粹點講,即使網友在林妙可微博裡有一些下流的言論,但一個真正單純的14歲女孩不應該看得懂那些評論!不理解她的父母為什麼要給她講這方面的東西,把事情擴大化。直接把那些評論刪除不可以嗎?”
少兒不宜的地方不要來
請別處安家,比如迪斯尼
更多的網友認為林妙可不應該在微博“安家”:“這麼小年紀,分得清好壞嗎?還不如別接觸這些,而不是指責大人的世界。”“請換別處安家,比如迪斯尼。”“自己跑到成人世界還說這裡不好那裡不對,她憑什麼要求全世界都跟她一起扮演小孩子。自己去了不該去的地方就指責別人,也不想想是不是來錯了地方。”“不知道她父母怎麼想的,把她推在浪尖頭。承受這個年紀本不該有的壓力。”
業內分析
家長態度:等孩子有足夠的自制力和分辨力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家有12歲閨女的一位媽媽表示,在她看來,孩子們還是應該少碰微博,“這個年紀的孩子還沒什麼自制能力,我很擔心她沉迷在微博中,所以她的微博也是在假期時偶爾發兩張照片跟同學們分享,其他時間我都避免讓她玩。”而這位12歲的女孩則表示,微博就是“人有我有”:“上電腦課時老師說到微博,同學們都開通了,我也開通了唄。不過真是沒時間玩。好像同學們也都很少更新。”
另一位家長則認為,現在微博上的信息太雜太亂,不敢讓孩子過早地去接觸,“即使是我們,有時看到一些微博假消息也會信以為真,何況是孩子?他的分辨能力還不夠強的時候,我盡量不讓他接觸。”
專家態度:健康成長從做一個純真的孩子開始
認証為“北京市寫作學會常務理事、家庭教育指導師”的“王艷-博士貓”微博則認為,林妙可承載了太多成年世界的符號與虛華,“孩子,你似乎也從未經歷過童年!你的同齡人的童年是被教育制度剝奪了,你的童年又是如何丟失的呢?少兒不宜的地方,你總是積極鑽進來……健康成長,是從做一個純真的孩子開始的啊。孩子,你累了嗎?”
此外,認証為“杭州師范大學教授、中國法律史學會執行會長”的“范忠信”微博則認為:“法律上沒有‘有害言論’這個概念。如果要認定某個言論是否有害,就是要認定該言論是否構成誣告陷害、侮辱誹謗、煽動顛覆——這不通過司法行嗎?”(策劃:周嫻 撰文:本報記者 莫斯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