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題現在已成為我們行測考試中言語理解與表達模塊的必考題型,隨著考試的日趨成熟及對題型有更深入的研究之后,現如今所考的排序題難度上也越來越穩定,但從整體來講,現在的排序的難度與以前比較,隻會加強,不會降低。因此,我們需要對排序題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們首先通過一道排序題來看一下排序題考察的最常見的形式:
【例1】將以下6個句子重新排列組合:
①因為細胞這種旺盛的生長過程如不加抑制地發展下去,細胞病變生成腫瘤的可能性極大。
②當人體處於生長發育期時,體內細胞生長迅速。
③但是,衰老程序一旦啟動就不可逆轉。
④但這一細胞迅速生長的過程同時也給人體帶來了危險。
⑤這一在人類年輕時啟動的保護程序,最終發展成了人類的死亡程序。
⑥為了避免這種危險,人體就會啟動衰老程序。通過一些功能基因降低細胞增殖能力。
排列組合最連貫的是:
A. ⑤②①⑥③④ B. ②④①⑥③⑤ C. ②⑥①④③⑤ D. ⑤⑥②③①④
【解析】當我們來看這道排序題時,會發現選項區別明顯,以2或5作為開頭,因“這……保護程序”所以5句不能作為開頭,因此排除A和D。同理6句中“這種危險”不能緊跟2句,所以排除C選項,所以這題的正確選項應為B。
對於我們來講,在大部分的題目中排序題我們可以像這題一樣,因首句中出現了具體的指示代詞,因此排除掉一些句子。但至於什麼樣的句子能夠成為首句,我們很多同學對此並不是特別的了解,那我們今天主要通過一道題目來簡單地了解一下排序題的首句應當具有什麼樣的特點。
【例2】①盡管海外屯田存有各種風險,但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為保障國內糧食供給而對耕地施加的壓力。因此,我國也應積極探索海外屯田。
②印度也於2008年開始在巴拉圭、烏拉圭、巴西等國展開租田談判
③2007年的糧食危機又引發了新一輪的“海外屯田潮”
④日本最先開始海外屯田,它擁有超過國外農田面積三倍的1200萬公頃海外農田
⑤此外,一些企業,如摩根士丹利、英國LandKom公司、瑞士黑土農墾和阿爾帕科農業公司等也開始積極投資購買海外農田
⑥在全球糧食危機和糧食貿易保護的背景下,大量國家加入了耕地海外擴張行列,將“海外屯田”作為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戰略
⑦過去嚴重依賴糧食進口的沙特、阿曼等海灣國家在2008年組成海灣國家合作委員會,攜手並戰於海外屯田。
將以上7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①⑥④③⑦②⑤ B.⑥④⑦⑤②③① C.①⑥④⑦②③⑤ D.⑥④③⑦②⑤①
【解析】對於這題我們依然可以用常規的做法,發現文字材料中出現了許多的時間順序,因此可以根據時間順序來進行簡單的排序。所以正確選項為D選項。
把這題的正確選項選擇出來之后,我們來對於一下作為首句的兩個句子:1句和6句。其實隻要我們把這2句話讀完之后,我們就能發現這一段文字材料一定會圍繞著一個詞“海外屯田”來進行討論。但通過比較之后我們會發現1句引入“海外屯田”這個概念其實是非常突兀、突然的。而6句雖是同樣地引入這個概念,但在句子的開頭,則用“在全球糧食危機和糧食貿易保護的背景下”就顯得更加的合情合理,甚至也是我們寫作中常見的一種引入。那麼通過這道題們會發現,背景陳述相對就具有了可能成為首句的一種可能。因此,通過這道題,我們可以說背景陳述的句子如果出現在了排序題的時候,那它多為作為首句而出現的。那這個時候,請大家思考一下,背景陳述在一段話中是總句還是分句呢?
做完這題之后,我們會發現,其實在我們眾多的排序題裡,雖然句子是凌亂的,但句子的中心思想依然是存在的,也即是文段同樣也是有段落結構的。在學習主旨題時,大家都能夠想到段落這樣的一種方法,可在排序題中就容易忽視。所以這時在排序題,我們實際上也是可以適當的考慮該做的段落結構。而且我們會發現,其實在排序題中,大部分的題都是一種分總結構,那也就意味著首句多是分,那就是可以背景或者引用,尾句多是總的話,那如果出現一些結論的詞,我們是可以考慮把它放在最后。希望通過對隱性的段落結構的把握能夠快速地確定排序題的正確選項。
(來源:華圖教育)